人工智能
-
济青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百企百景”
日前,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第四届人工智能“百企百景”对接洽谈会在青岛举办。本次洽谈会以“双城联动,AI赋能”为主题,济青两市联合发布“百企百景”应用解决方案与场景技术需求目录,分享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案例成果,开展解决方案与应用场景对接。
-
2023展望:人工智能将迎来白领工作
目前为止,大多数人不太看好人工智能取代创造性工作者的能力,虽然确实看到了人工智能将工作中枯燥、重复的部分通过自动化来解放创造性工作者的潜力。
-
人工智能的2022:技术的价值在于生产力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驱动技术,人工智能自然也不会例外,真正需要外界关注的企业无外乎两类:一类是生产力的创造者,比如“庙堂”中引领创新风向的企业;一类是生产力的驱动者,技术和场景融合将是生产力变现的必由之路。
-
2023年,人工智能会带给我们什么?
·GPT-4到来,更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开发出来,开源和去中心化的努力将继续增加,训练大型语言模型的数据要开始耗尽了,欧盟通过人工智能法案,搜索革命,普通民众将首次使用完全无人驾驶的汽车,为机器人技术建立基础模型。
2022年12月28日 16:41 人工智能 -
-
-
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的AI应运而生
进入Web3.0时代后,内容消费领域增长迅速,而UGC和PGC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内容消费需求。此时,以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的AIGC应运而生,其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可想而知。
-
-
人工智能芯片的一些常见使用场景(二)
现在除了普通的芯片应用比较多之外,人工智能芯片的应用场景也有很多,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些使用到人工智能芯片的领域。其中最突出的应用领域是医疗计算机视觉和医学图像处理,这个区域的特征的信息从图像数据中提取用于使患者的医疗诊断的目的。
-
-
2023展望:数字化未来在于消除人工智能枷锁
随着人工智能从数据质量、计算和位置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更多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用例和更精确的模型将会出现。如今已经看到领先的组织用人工智能优化业务流程,那些不采取行动跟上的组织将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
-
并非所有我们称之为“AI”的东西都是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的灵感来自于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与大多数在训练数据上运行计算的机器学习模型不同,神经网络的工作方式是通过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逐个向每个数据点提供数据,每次都会调整参数。
-
2023展望:人工智能在英特尔的未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GPU每秒可以运行150万亿次运算,用于视频和人工智能处理。因此,在进行流媒体播放时,人工智能可以理解视频中的内容。”“我们也在视频流上运行更多的人工智能分析,这些新的用例需要新的硬件加速,因为它们与人工智能是实时的。”
-
人工智能已经能制作游戏,游戏AI,也在走出游戏
也许是和英伟达本身是视觉处理领域的国际大佬这个定位相关,其创建的人工智能的学习方式,也不同于遗忘的AI靠吞噬大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反而选择了用“看”的方式,不断的在各种《吃豆人》的游戏视频里学习并推断其游戏规则,最终达成“复刻”一个游戏的模仿效果。
-
-
-
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变革创新
着眼未来,应携手打造高质量、有温度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人机协作如何更聪明,人机对话如何更友好,是“人工智能+教育”的长期课题。
-
《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2022)》正式发布
日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联合正式对外发布《AI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赋能数字经济新时代——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2022)》。
-
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变革创新
着眼未来,应携手打造高质量、有温度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人机协作如何更聪明,人机对话如何更友好,是“人工智能+教育”的长期课题。一方面,技术应服务育人,在让其“授业”“解惑”的同时,必须坚持教师“传道”的主体地位。
-
当“供应链”用上人工智能
在物联网时代,捕获数据并不是理论上最困难的。镍矿企业埃赫曼公司数字转型与绩效总监卢多维克·多纳蒂解释说:“我们使用所有可用的数据:我们的卡车都安装了传感器。数据来自合作伙伴企业的人工智能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