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
-
迈向3D的纳米级DNA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负责获取预制零件、对齐、组装、连接、存放,并为下一个任务做好准备,在工业生产中,多组件系统的制造通常通过自组装或通过主动定位和固定/焊接单
-
-
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哪些传感器赛道值得关注?
随着科技巨头和创业公司纷纷跑步入场,共同押注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作为人工智能最有前景的落地方向之一,人形机器人已然处于蓄势待发的待“爆”的倒计时阶段。
-
2023日本国际机器人展
2023日本国际机器人展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东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各种融合了人工智能(AI)技术的机器人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判断,甚至互相协作来完成任务,从而在更多场景中实现更智能化的操作。
-
国内首款可跳跃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在深发布
人形机器人软硬件结构复杂,是智能机器人领域中技术难度极高的一个分支。其中,软硬件系统的结合与通讯的实时可靠是确保人形机器人实现稳健运动的基础;此外,动态稳定运动控制也是人形机器人的一大挑战。
-
-
-
-
科技“上新” 机器人“玩转”高交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于15日在深圳开幕,是史上规模最大、参与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届高交会。在高交会福田展区,仅用两分钟就能绘出一张人像图的绘画机械臂、灵活转圈“打招呼”的机器狗、提供配送巡航服务的机器人等,引得参观者驻足与之互动。
-
中国机器人:冲击,转型与未来
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30万台,同比增长逾15%,占全球总销量的一半以上,与此同时,服务机器人、专用机器人等应用也在蓬勃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崛起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仍将保持机器人市场的领先地位。
-
-
百度加持,为隧道巡检机器人增加智慧“大脑”
隧道基础建设的问题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不规范不及时的处理隧道出现的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由于近年来公路隧道发生过多起特大事故,使得公众也日益关注交通隧道的日常运营和巡检检测。
-
-
-
-
-
将触觉传感器商业化,提高机器人的灵活性
传感器的可负担性是一个有趣的指标,必须与传感器的有用性以及传感器解决的问题的价值一起考虑。传感器越有用,人们就越愿意为它付费。对于一个注定要去火星建造科学前哨站的机器人来说,一个有用的传感器的可负担性与最终在邮政设施中分拣包裹的机器人的传感器非常不同。
-
工信部: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
近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到2027年,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百变”机器人花样技能显实力
本届进博会中,“百变”机器人用实力印证了“创新是第一动力”。不二越的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上下翻飞的同时,不远处,ABB的最新一代协作机器人GoFa12在大约1立方米的狭窄空间里变换着各种动作,熟练地抓取盲盒。一旦感知到周围有人,还会停下来避让。
-
2024年工业机器人十大趋势与创新
展望2024年,人工智能(AI)显然将在塑造工业机器人的未来方面发挥核心作用。本文将探讨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2024年工业机器人的十大趋势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