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
奥比中光拟募资15亿 发力视觉感知产业
7月6日晚间,奥比中光发布公告,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5.0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机器人视觉产业技术中台建设项目、3D视觉感知产业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两项目分别使用募集资金6.62亿元和8.43亿元。
-
人民日报:推动虚拟人产业健康规范发展
人民日报今日发布文章指出,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新技术,虚拟人产业的健康成长,有赖于技术创新和监管护航的双轮驱动。发展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随着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
-
AI已成产业升级重要引擎
6月26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济宁曲阜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现场,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议题发言时,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坚“现身说法”,他的核心观点是:借助数字技术让小农户连接上全国大市场。
-
腾讯云发布MaaS 产业大模型解决方案
6 月 19 日下午,腾讯云召开发布会。首次正式公布行业大模型研发进展,并发布面向 B 端客户的腾讯云 MaaS(Model-as-a-service,模型即服务)服务解决方案。会上,腾讯首次公布腾讯云 MaaS 服务解决方案。
-
-
数字健康产业:以技术之“智”赋能医疗之“治”
当人工智能与健康医疗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日前,在天津举行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记者现场走访发现,在人工智能的持续赋能下,医药、医疗发展的潜力正逐渐释放。不但疑难杂症的破解迎来曙光,而且将更多医生从基础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更专注医疗难题攻坚。智慧医疗造福人类前景值得期待,数字健康产业蓝海待开掘。
-
营造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生态
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化应用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要抢占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发展制高点,必须加强战略规划和深度治理,推进新型算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稳定可靠的算法开源生态。
-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步入快速增长期
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北京(国际)第三代半导体创新发展论坛”上,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相里斌表示,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具有优异性能,在信息通信、轨道交通、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巨大市场。
-
-
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提速
当前,人工智能(AI)引领的新一轮技术变革加速演进,通用人工智能等领域不断涌现的颠覆性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各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抢抓发展先机。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代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有利于持续引领经济平稳增长。同时,也要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
智慧农业加速柑橘产业提质增效
走进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堤镇柑橘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一片郁郁葱葱,柑橘幼果挂满枝头,柑橘树下整齐地铺着一根根管道,柑橘基地负责人正在通过手机终端控制给柑橘浇水施肥,果园里的大片柑橘被水雾弥漫,非常壮观。
-
-
上半年光伏新能源赛道逆势增长,将带动哪些物联网上游产业?
今年上半年,在国内经济景气度整体偏低迷的形势下,光伏新能源赛道实现逆势增长。据国家能源部发布的数据,1-4月份全国太阳能发电工程完成投资743亿元,同比增长156.3%;新增装机量4831万千瓦,同比增幅达186%。同时光伏发电已成为我国装机规模仅次于火电的第二大电源。
-
北京启动通用AI产业创新伙伴计划
近日,北京市正式启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通过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搭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开放合作平台,建立协同合作机制,助力大模型研发迭代和示范应用,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
-
-
人民日报:挖掘机器人产业更大潜力
实现机器人产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既要补短板也要锻长板,着力拓展机器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焊接0.4毫米的超薄碳钢板,1分钟内码放10箱货物……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十九届天津工博会上,各类工业机器人精彩亮相,展示出超强技术实力。
-
-
5G+AIoT重塑物联网,新一轮产业浪潮将至
在“万物智联·共数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移远通信物联网生态大会上,移远通信联合多位业内专家在5G AIoT产业链分论坛上进行了分享,并围绕产业政策、落地场景、机遇和挑战等话题展开了讨论,输出了大量有价值的精彩内容。
-
-
霍尼韦尔携可持续解决方案亮相环博会 助产业创零碳未来
展示霍尼韦尔在气体排放、环境监测、工业安全等领域成熟的产品与技术,助力行业合作伙伴应对降碳挑战,共同推动产业零碳未来与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
商用显示产业步入新周期
近年来,中国商用显示市场经历了升级与调整,行业规范和环境都趋向良性发展。据洛图科技统计,2021年中国典型的商用显示产品(包含商用TV、数字标牌、交互平板、拼接屏、小间距LED屏、投影仪)市场规模达1222亿元,2022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1400亿元,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1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
-
发展未来产业要牢牢把握四个“未来”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从产业变革史来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未来产业,赢得了未来产业就赢得了未来主导权。未来产业正在成为我国“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谋求国家竞争新优势、培育社会经济新动能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