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上海市发11条措施推动AI大模型发展,算力问题、智能芯片等均有涉及
上海市发11条措施推动AI大模型发展,算力问题、智能芯片等均有涉及
图片来源:图虫
界面新闻记者 |于浩 李京亚
11月7日, 为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落实《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制定并发布了《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下简称“《措施》”)。
《措施》围绕支持大模型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要素供给能级、推进大模型创新应用、营造一流创新环境四个方面发布了11条举措,包含建立大模型测试评估中心、实施大模型智能算力加速计划、构建智能芯片软硬协同生态。
算力、算法、数据是基础大模型研发的几个关键要素,其中算力紧缺所带来的限制作用尤为明显。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如英伟达A800、H800、L40S等高性能AI芯片在中国市场被限制销售。科大讯飞董秘此前曾于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上半年有限的算力资源限制了星火大模型参数量级的增长,随着与华为昇腾的合作,算力紧缺问题目前已被解决。
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即便用上国产AI芯片,在算力池的搭建过程中仍会面临异构芯片的适配问题,厂商之间不同的架构和开发工具链给软硬件适配都带来了困难。
针对算力紧缺问题,《措施》首先指出将对智算中心在能耗指标等方面开出绿色通道,同时对2024年底前在沪完成智能算力部署并纳入统筹、接受调度的算力建设主体给予适当额度的部署奖励;其次,对于进行大模型研发的主体将按照算力集群规模和成果水平给予最高10%的租用补贴。《措施》在大模型算力市场的供需两侧都提供了政策红利。
对于产业链更上游的智能芯片,《措施》中也有所涉及。《措施》表示,将支持本市智能芯片企业开展规模化应用和验证,并在沪建设智能芯片和软硬件适配测评中心,降低企业适配成本。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在于,《措施》中还强调将聚焦性能、安全、伦理、适配等方面,建设国家级大模型测试验证与协同创新中心,并鼓励大模型创新企业依托中心开展相关测试评估,支持本市相关主体主导或参与国家大模型相关标准制订。
在各家大模型产品加速迭代的当下,评测榜单成为外界辨别大模型能力的显性依据,但受限于评测集的侧重点、主客观题比例、是否开源等特点的不同,各个评测榜单的结果也不相同。无论是从市场教育还是企业产品迭代的角度,都亟需一个极具公信力、标准一致的测试标准。
百度在发布文心一言4.0时曾表示其能力已经与GPT4相当,科大讯飞发布星火大模型3.0版本时也打出了全面对标GPT3.5的口号。在经过漫长的技术投入期之后,如何实现商业落地、让大模型的生产力真正得到释放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
在推进大模型创新应用方面,《措施》也指出,将实施大模型示范应用推进计划,重点支持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化教育教学、科技金融、设计创意、自动驾驶、机器人、数字政府等领域构建示范应用场景,打造标杆性大模型产品和服务;支持相关主体建设科学智能创新中心、算法创新基地等平台,协调算力资源和科研数据集,推动科学智能大模型在生命科学、工程计算、气象等领域应用,打造科学研究新范式。
“无论从政策的延续性,还是政府对这件事的支持,我个人感觉在上海去做人工智能企业还是很有可为的。”某上海人工智能企业负责人表示,“这也是一线城市的优势所在。”
至于此次《措施》中提及的政策,有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分析称,“AI发展核心就是算法(人才)、算力、数据,目前来看,《措施》中所提及的算力政策能切实帮助到企业,数据政策跟最新政策挂靠也很应时。”她还表示,“政策的关键在于如何落地,可以观察下后期的执行情况。”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anfangnews.com/2023/1109/98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