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重度老龄化近在咫尺,翘首以盼的“智慧养老”还有多久到达“战场”?
重度老龄化近在咫尺,翘首以盼的“智慧养老”还有多久到达“战场”?
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到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9月20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以上数据,养老问题作为全民关注的社会热点,再度被“重度老龄化”一词敲响警钟。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将成为国家很长一段时间的基本国情。
伴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大潮,在国家大力支持养老行业的背景下,利用便捷的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推动养老行业数智化变革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智慧养老在相关政策扶持下走向台前,相关技术企业加速迭代智能养老设施,食品保健、智能电子、医疗康养等适老化产品和服务需求旺盛,各细分赛道企业正加快布局适老养老产业,“银发经济”市场潜力正在释放,市场也给予了智慧养老较高的期待。
然而“智慧养老”的启动键早早按下,但在实践中也仍然存在诸多难点,市场层面处于探索阶段。
1
日韩为鉴
中国智慧养老阶段到哪一步
按照联合国相关标准,65岁以上人口超过14%就进入老龄社会,超过20%为超老龄社会。
日韩两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且情况严峻,作为开展智慧养老探索实践的“先锋队”,其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在智慧养老领域有丰富的技术创新、服务场景应用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
以日本为例,其作为当前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道路,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研发,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
通过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制度为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结合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相应的补贴,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研发智能养老产品,高科技辅助产品技术十分成熟。
图源:pixabay
当前,我国正面临同发达国家一样的养老压力,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伴随着人口的不断老化,社会面临的养老压力将比其他国家更加艰巨。
此外,我国老龄化趋势呈现未富先老的特点,智慧养老服务需求相对不高、老龄人知识水平与智慧养老发展不匹配,养老产业市场培育不足等问题突出。
这决定了我国只能在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基础上,依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政府的作用,并着力解决智慧养老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最突出的问题。
目前我国养老产业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在设备、数据、网络、平台和服务间的相互协同,共同实现对老年群体在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层面的全方位支持。
此外,在养老供需矛盾日益显现的当下,利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优化养老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智慧养老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难题的重要手段,得到政府的大力推行。
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从事业和产业角度对智慧养老做出进一步要求,提出促进老年用品科技化、智能化升级及推广应用,建设兼顾老年人需求的智慧社会。
此外,2022年也是全国老龄办推动的“智慧助老”行动收官之年,智慧养老有望结束探索,进入成长期。
2
智慧养老新模式
安防技术成刚需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安防产品技术作为电子信息技术重要一部分,开始从专业领域向消费领域迈进。
在健康、养老等话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时,不少安防企业也开始将焦点扩散至居家养老、智能家居、家庭安防等领域业务。
实际上,安防技术产品与智慧养老需求十分契合。智慧养老产业主要采用互联网技术、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手段推进养老应用系统集成,对接各级医疗机构及养老服务资源,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整合信息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
在多部委出台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多项安防产品技术被“重点提名”,进一步吸引更多安防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分一杯羹。
在2020年10月三部委公布《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中,共包含118家公司及相关产品。
图源:三部委公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
海康威视热成像经济型手持测温热像仪、三目行为分析摄像机,大华股份的全自动红外测温产品、热成像人体测温仪;大立科技红外体温智能快速筛检系统、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检仪;宇视科技全自动红外测温产品;优必选陪伴机器人笑宝机器人(TD-LTE数据终端)等均在其中。
安防行业在智慧社区、智慧交通和智能家居领域持续发力,产品也向着多元化趋势发展,不断渗入人们的生活,为智慧养老信息化服务提供无线定位求助、夜间监测、老人行为智能分析、老人防走失、视频智能联动、门禁系统联动、移动定位等信息支撑,构建立体化智慧养老新模式。
依据我国当前国情及人民风俗习惯,国家提出“9073”的养老服务规划,即90%的老人在家中养老、7%的老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人在养老机构养老。
这对于安防企业来说,落脚点也并不陌生。
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大部分老年人都会出现行动不便,体弱多病等问题,空巢老人家庭安全防护成为子女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家庭安防系统可通过各种传感器、摄像头、门窗磁、读卡器、门禁控制器和其他安防监测设备等系统结合,为住宅提供随时监控、环境感知、入侵报警、紧急求助等安防功能的综合性服务系统,极大地增强老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成为智慧养老的基础。
此外,通过安防系统与智能家居相结合,可为老人家居生活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防盗报警、环境监测等多种功能,为老人提供更智能化、便捷的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智慧养老社区则针对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安全管理、远程护理、社区餐饮预订、在线助老、紧急求助等服务,将智慧社区系统、智能家居系统和云平台三者结合起来,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养老,将是安防企业切入“智慧养老”市场最坚实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
3
避免“华而不实”
行业内仍面临诸多挑战
全球数字化趋势推动以技术赋能推动城市治理与社会生活的数字化、现代化。而人口老龄化与社会数字化激烈碰撞所产生的老年数字鸿沟成为当前数字时代面临的一大课题。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4亿。相关数据表明,我国仍然有近1.4亿老年人还在使用功能机或者使用智能手机但不会上网,不能像其他年龄阶层网民那样真正融入互联网。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老年群体与数字时代、智能设备之间存在的问题愈发明显。老年人因不会扫码、没有智能设备而无法正常出行、就医的新闻频发。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难题,改善老年人数字化体验,提高智能产品的“适老性”需求迫在眉睫。
该数字鸿沟不仅仅是一道信息富有者与贫乏者之间的“差距沟”,更是人类与技术的一场“较量”或“融合”。
与此同时,智慧养老是一个特殊的市场,牵涉到各个家庭、社区、街道和各级政府,兼具商业化和公益性。市场看似诱人,但产品还是技术应用落地并不理想,其根本原因主要还是服务和资金的问题。
据 2020 年中国养老服务年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在养老行业就业的人数仅有 100 万人,多数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且年龄在 50 岁左右的临时工,同时具备医疗护理、营养学、心理学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
此外,由于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待遇低、工作强度大、晋升路径狭窄导致许多年轻人不愿意选择老年学专业。智慧养老服务岗位缺口大,呈现需求量大但供给小的态势,制约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
从城乡来看,城镇地区老年人数量比农村多,而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比城镇地区更高。当前,我国智慧养老政策仍有很大的缺口,尚未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智慧养老系统。
智慧健康养老的试点仅针对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部分地区,政府的经济补贴标准尚未健全。
要挖掘出当前养老体系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定位城市社区过于局限。加大着眼于乡村地带,提供系统性的国家政策和统筹分类、持续性的政府扶持和引导,以拉动养老消费,才能加速产业发展。
写在最后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测算,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2040年将达到4亿人。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智慧养老提供一种更加便捷、更具个性化的服务新模式,成为数字时代实现老龄化妥善解决的一剂良方。安防企业作为较早的入局者,其产品和技术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思潮。
据专家估计,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2万亿元。蛋糕够大,也存在诸多挑战。
当前,我国智慧养老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不到位、城乡发展不均衡、老年数字鸿沟、专业人才短缺、服务形式单一等问题,亟须有关部门颁布相关政策,以促进我国智慧养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为该特殊蓝海的参与者,在提升技术“天花板”的同时,而需要拿出比“理解年轻人”多百倍的努力去理解老人,才能让有效的资源和资本流向社会最需要的地方。
责任编辑:李斌
文章来源:http://www.anfangnews.com/2022/0928/8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