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网

首页 > 快讯 【报告】智慧城市产业图谱解读

【报告】智慧城市产业图谱解读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镇人口的增多,政府出台多层面政策,助力智慧城市加快建设,持续增加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智慧城市试点数量逐步增加。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达到259亿美元。未来,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朝多领域发展。

一、智慧城市产业概述

01

智慧城市是什么

2008年,IBM首次提出了“智慧星球”(smarter planet)愿景,在此框架下,IBM用“智慧城市”(smarter cities)的概念涵盖硬件、软件、管理、计算、数据分析等业务在城市领域中的集成服务。新一轮的技术革命进入到城市这一巨大的实践场所,经过不同的解读、应用和概念延伸,成为一种被广为接受的综合发展理念。

智慧城市的兴起,得益于ICT技术革命带来的网络联通、数据爆炸、计算机与云端处理能力的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城市感知、联系、应对内外部变化的模式发生改变,形成了适用于基础设施、城市服务、交通管理、智能建筑、商业服务等领域的城市应用。

【报告】智慧城市产业图谱解读

图:技术与产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发展方式变化

02

智慧城市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福利

技术为城市发展模式带来的变革,包括低成本的信息流通和互动模式、动态实时的全局信息和响应能力、新的基础设施投资模式与建设模式、新经济与新产业的崛起等。

有研究表明,智慧城市相关的应用能够使城市中的袭击、抢劫和偷窃率降低30-40%,使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和不可回收垃圾减少10-20%,使市民通勤时间减少15-20%,使城市就业数量提升1.0-3.0%,使城市GDP增长率提升0.7%。从智慧交通到智慧医疗,从节能环保到便民生活,新技术为城市社会带来的价值提升空间仍然巨大。

【报告】智慧城市产业图谱解读

图:智慧城市主要应用领域与价值

03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阶段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2008-2012年为主,以智慧城市概念导入为阶段特征,各领域分头推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整体来看属于分散建设阶段;第二阶段以 2012-2015 年为主,以智慧城市试点探索发展为阶段特征,在智慧城市部际协调工作组指导下,各业务应用领域开始探索局部联动共享,智慧城市步入规范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为 2016 年启动至今,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建设思路、实施路径、运行模式、技术手段的全方位迭代升级,进入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阶段。

从发展重点看,进一步强化城市智能设施统筹布局和共性平台建设,破除数据孤岛,加强城乡统筹,形成智慧城市一体化运行格局;从实施效果看,通过叠加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红利,推动智慧城市网络化、智能化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形成无所不在的智能服务。

【报告】智慧城市产业图谱解读

图: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阶段

二、解构智慧城市产业链

01

智慧城市技术架构

一般认为,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包括五个层面:感知层、通信和网络层、城市数据和控制层、城市应用层和支持系统层。其中城市数据和控制层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功能,通信和网络层、支持系统层为智慧城市运行提供必要支撑,这三者可以说是智慧城市的“操作系统”,是智慧城市运行的基础环境;在此基础上,城市应用和各类感知终端能够搭载其中,服务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

【报告】智慧城市产业图谱解读

图:智慧城市操作系统与应用的关系

同时,智慧城市提供覆盖公共和商业领域的应用,提升并创造价值。智慧城市在基础设施和“操作系统”的基础上,生发出多种应用类型。其中,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智慧城市应用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应由城市政府主导;在此基础上,随着城市场景中的服务需求不断复杂化,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且需要由市场以更高的效率和品质提供。

在实际建设中,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特征、需求、资金等情况,有选择、阶段性地发展智慧城市应用。

【报告】智慧城市产业图谱解读

图:智慧城市的应用类型划分

在技术方面,中国已经成为ICT应用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ICT发展的规模效益凸显,与智慧城市相关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传感器、通信等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商业领域,为智慧城市的相关创新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基础。

人工智能: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普及,并在安防、医疗健康、金融、电商零售、自动驾驶等领域实现商业落地。

大数据:中国的4G用户数量接近10亿,互联网用户近8亿,网络连接形成的海量非结构化数据超出传统数据多个数量级,流数据的即时管理、交换、储存、挖掘技术迅速成熟。

传感与控制技术:通过物体传感、主动参与、被动感知等方式传递位置、行为活动、环境信息等,实现远程互动和控制,并有可能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云计算:IaaS、SaaS、PaaS服务的成熟为大规模软件、硬件、数据的操作、管理、调度提供环境,满足共享和交互需求。

通信技术:NB-IoT、e MTC、5G等技术商用化提速,使连接容量和速度实现跳跃发展,为更加综合复杂的城市应用赋能。

02

智慧城市产业链

智慧城市产业范围大、领域多、链条长,吸引了众多玩家入场,包括ICT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及房地产企业等,各类型企业以自身核心能力和产品为切入点,横向拓展应用领域,纵向往产业链上下游渗透、延伸,积极构建生态圈。

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ICT生态包括投融资、顶层设计、集成、运营、业务应用、ICT基础建设等多个环节的合作伙伴,结合智慧城市架构,选取标准规范、顶层设计、基础设施、智能中枢、智慧应用、运营服务、网络安全等各环节业务代表性较强的企业,形成如下智慧城市产业图谱。

【报告】智慧城市产业图谱解读

图:智慧城市产业图谱(来源:中国信通院)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建设的上游主要是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与制造。其中硬件制造部分包括广泛用于安防、交通等领域的视频采集硬件设施;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芯片制造,主要代表厂商有华为海思、清华紫光、中兴微电子等。在软件设计方面,东华软件、旷视科技、中控集团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产业链中游主要是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包括对整个智慧城市进行顶层设计的政府和各个设计院,进行系统集成的科大讯飞、金蝶、日海智能等企业,提供运营服务的三大运营商以及大唐电信、烽火通信等企业,以及提供行业解决方案的华为、中兴、浪潮、航天信息等厂商。

智慧城市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是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运行发展的各个场景,涵盖了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安防、智慧教育、智慧企业等数十个场景。

03

智慧城市产业细分领域解读

标准规范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发布智慧城市领域国家标准25项,在研标准15项,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等。

顶层设计

据统计,全国发布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规划的城市超过50%,政府部门倾向于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顶层设计。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服务商有以下几类:一是与智慧城市相关的研究院,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中国系统现代数字城市研究院等。二是大型ICT厂商,如华为、阿里云、腾讯云、浪潮、中兴等,依托自身强大的ICT产业生态优势及技术优势,构筑合作伙伴生态圈,成为极具竞争力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服务商。三是大型咨询公司,如麦肯锡、波士顿咨询、IBM、埃森哲、德勤等。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领域企业大多横跨多个行业,从专业的产品和服务出发,向综合解决方案商发展。从企业核心业务和能力来看,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是融合基础设施运营和服务商,此类企业以物联感知和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战场,聚焦物联网中控平台和新型物联感知终端部署。企业大多数专注于特定行业物联网终端应用,细分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明线,部分行业逐渐开展标准化、规模化应用,行业领军企业从终端生产逐渐向平台和系统集成过渡。

二是网络基础设施运营和服务商,此类企业主要涉及基础电信、宽带接入、卫星互联网等网络建设运营服务,基础电信运营商依托基础网络形成垄断优势,第三方宽带接入服务提供商依托价格优势,发展中低端市场,与基础电信运营商建立合作伙伴。

三是存算基础设施运营和服务商,此类企业主要涉及数据中心、云计算、CDN等建设运营服务,基础电信运营商依托网络市场垄断优势,向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顺势发展;互联网巨头和ICT设备商也分别从自身业务资源和产品侧出发,发挥软件研发和算法优势,提供数据中心、云计算/边缘计算综合解决方案。

【报告】智慧城市产业图谱解读

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图谱(来源:中国信通院)

智能中枢

城市智能中枢是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感知、公共资源配置优化、重大时间预测警示、宏观决策指挥的数字化管理设施和开放创新平台。城市智能中枢根据侧重点有不同名称,如侧重展示和指挥的城市指挥中心,侧重跨领域智能决策分析的城市大脑、侧重城市运行体征感知的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等,但功能架构和产业主体趋于统一,其中,城市大脑是当前最受政府和企业重视的发展方向。

我国智能中枢供应商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一是综合型智能中枢供应商以互联网公司和IT硬件巨头为主,传统集成商积极入局。互联网巨头凭借云、数、AI算法等优势打造城市智能中枢生态。IT硬件厂商凭借运管端基础设施建设能力,通过融合平台,联合合作伙伴打造开放的SaaS服务生态。二是领域型智能中枢企业类型较多,专业技术优势明显。该类企业依托单领域强大的技术积累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在交通、安全、卫健等领域建设专业中枢或平台。三是功能平台型企业不断加入,功能架构趋于分明。城市智能中枢较为复杂,巨头负责总体架构及生态体系建设,功能平台型企业主要以提供大数据平台、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物联网/AI等技术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等核心功能平台为主,协调打造城市智能中枢能力。

【报告】智慧城市产业图谱解读

图:智慧城市智能中枢产业图谱(来源:中国信通院)

智慧应用

智慧应用是智慧城市产业图谱中真正意义上面向政府、企业、个人实现交付的产业环节,面向社会治理、惠民服务、生态宜居、产业经济等领域,解决城市面临的各类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各行业管理和智慧化水平。

国内智慧应用提供商多数以单一领域为主,部分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覆盖多个领域额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整体上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大。智慧城市应用开发商主要有两类:一是大型方案商,如银江股份、易华录、太极股份、数字政通等;二是某个行业的专业方案商,对该领域有深刻理解。

【报告】智慧城市产业图谱解读

图:智慧城市智能应用产业图谱(来源:中国信通院)

结语

国家发改委从数字化与技术的角度对智慧城市进行明确定义,即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目前,智慧应用是政务服务建设的关键,而打破“信息孤岛”,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数据共享,是实现智慧应用的前提。政务云支撑智能应用落地。

目前,整体政务云建设正处于从“政务上云”向“云上应用”的转型期。城市治理一直以来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在智能化、数字化手段赋能后,治理水平将更加高效精准。针对部分建设成熟的业务场景,如安防、交通等,场景内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将决定项目的实施周期与应用效果。

文章来源:http://www.anfangnews.com/2023/0427/63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