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的通知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央、省驻六安有关单位:
现将《六安市“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12月13日
六安市“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
目 录
前言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成就
1.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政务数据汇聚共享步伐加快
3.政府网站集约化扎实推进
4.政务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5.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6.城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二)主要问题
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需升级
2.数字能力平台建设需加强
3.政府数字化应用需拓展
4.统筹机制保障体系需健全
(三)面临形势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数字惠民
2.统筹推进,创新驱动
3.标准引领,平台赋能
4.政企合作,多元协同
5.开放包容,安全可控
(三)发展目标
三、总体框架
(一)任务体系
(二)推进体系
1.一盘棋推进
2.一体化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夯实数字基础设施
(二)构建数据赋能平台
(三)整体推进政府业务数字化应用
(四)打造“一体两翼”协同发展品牌
(五)重塑管理与技术保障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优化保障机制
(三)发挥资金效益
(四)加强评价考核
(五)注重人才引培
(六)加强宣传合作
附件: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前言
数字政府是以先进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构建数据驱动的政务新机制、新平台、新渠道,进一步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全面提升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决策科学性及管理服务能力,形成“用数据对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创新”的现代化治理模式。
建设数字政府是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以及全面推进“数字江淮”和“数字六安”建设的关键抓手,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优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六安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和重要引擎。
为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助推六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信息化战略发展纲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安徽省大数据发展条例》《“数字江淮”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5年)》《安徽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0-2025年)》等文件精神,结合《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本规划的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年-2025年。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成就
“十三五”期间,六安市统筹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整合、政务平台建设、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城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实现“十三五”电子政务规划目标。
1.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市电子政务外网基本实现市、县(区)、乡(镇、街)、村(社区)四级全覆盖。互联网基本满足需求,市区5G网络建设完成70%以上,家庭光纤入户率约70%。物联网感知基础设施涵盖6大领域、超过20类应用场景,视频监控基本覆盖重点区域,家庭能源自动化采集覆盖率分别为水(主城区)50%、电100%、燃气92%。建成市政务云数据中心,搭建统一的市政务云平台,为市直部门提供拎包入住的“一站式”云服务。构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和态势感知平台,形成威胁预测、威胁防护、持续检测、响应处置的闭环安全运营体系,对电子政务外网、市行政中心园区网络、政务云数据中心等关键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2.政务数据汇聚共享步伐加快
基于市政务云数据支撑平台构建数据底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4231个,对接系统147个,汇聚政务数据58亿条,构建了人口、法人、经济、信用、电子证照和空间地理6大基础库和16个专题库。发布API接口445个,为“皖事通”六安分站、公积金、不动产、融资信息平台等43个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数据交换总量177亿次。升级改造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开放20个领域23个部门55个数据集,开放数据总量480万余条。
3.政府网站集约化扎实推进
建成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和统一信息资源库,全市49家政府网站(含1个市、7个县区、2个管委、35个市直部门及4个专项网站)纳入统一建设与管理。进一步规范全市各级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市直单位、县区政府和基层组织统一开设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统一展示政府信息公开内容。集约化平台与“皖事通办”六安分厅深度融合,集约展示全市办事资源及事项信息,构建办事服务的统一入口。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整合人民网、政府网站、“皖事通办”六安分厅、政务新媒体等网络诉求受理渠道,建立全市统一互动交流机制,保障诉求人合法权益,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
4.政务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皖事通办”六安分厅线上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个人事项“全程网办”逐步推进。“一网”“一门”实现四级覆盖,网上可办事项率100%,“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以上。“皖事通”六安分站可在线办理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事项16万余个,基本做到“数据同源”。“安康码”服务能力进一步拓展,实现景点预约、扫码就医、一码办事等19类场景应用。完善政务服务地图,推深做实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持续创优政务服务营商环境。
5.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教育服务资源加速覆盖,建成市教育云平台,积极推进“三通两平台”、“三个课堂”、智慧学校建设,教育信息化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医疗健康信息化全面推进,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智慧医院、医联体、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建设,不断提升医疗健康服务、区域医疗协同、公共卫生管理、医保服务能力。推动“互联网+社会保障”升级,充分利用省级以上所建系统开展社会保险、就业和人力资源、民政服务等工作。建成市民政养老服务系统,开展智慧养老试点。依托社保卡在交通、旅游、文化等方面推广“一卡通行”。推进文化旅游智慧化应用,实施文博场馆、5A景区信息化改造,建设旅游产业大数据平台、旅游产业监测中心、“六安文旅”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开发移动端应用,初步实现智慧化管理和服务。
6.城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城市大脑1.0”完成8个专题应用场景的开发上线,总体态势、经济运行、政务服务、民生服务专题可以通过宏观数据分析相关领域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辅助政府决策;城市治理、文旅服务、生态环保、交通态势专题从管理服务需要出发,已经正式启用并初具成效。建成“智慧城管”平台,实现对中心城区重点市政部件的智能监测预警,能够支撑大部分城管业务开展。建成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交通“一卡通”系统、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提升城乡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基本实现公路、水路、邮政快递、工程建设、车辆、交通治理等信息化监管。社会治安管理数字化转型加快,“雪亮工程”、智慧小区试点、治安管理“最后一公里”等工作持续推进。建成市级“智慧安监”系统,全市已接入危化品安全管理领域部署企业监测点位268个,覆盖1-4级重大危险源,监管企业5729家。完成主城区环保感知设备部署,应用省级以上平台和自建平台,初步实现环境综合监控。充分利用省级以上所建平台加强市场监管,全市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建设“信用六安”平台持续完善信用体系,加快构建综合监管、智慧监管体系。应用省级以上平台推进乡村治理,2020年底全市益农信息社公共服务平台覆盖率87.22%。
(二)主要问题
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需升级
融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高。依托“雪亮工程”的视频感知类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物联感知体系覆盖深度及广度有待提升。市政务云数据中心容量不足、政务云平台能力有待增强,部门自建机房与第三方机房安全保障措施不健全,难以支撑业务系统安全、平稳、高效运行。县区、乡镇数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电子政务外网有待进一步向县区直部门和国有企业延伸。
2.数字能力平台建设需加强
市政务云数据支撑平台数据资源归集程度不高、覆盖面不广,特别是省部级所建业务系统数据归集难。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规范体系尚不健全,数据共享平台服务能力不足,难以支撑实时、同步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支撑“城市大脑”高效运行的AI数据智能算力不足,尚未形成对重要领域数字化应用场景的深层次数据挖掘能力和大数据分析能力。
3.政府数字化应用需拓展
政务数据应用深度、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电子证照应用尚未普及,“网上办”“随时办”服务能力不强。网站集约化平台深层应用有待提升,皖事通办、政务公开等平台与网站集约化平台融合程度不深,知识服务创新能力以及智慧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各部门各领域数字化应用不平衡、不充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领域业务应用痛点、难点、堵点依旧存在。水灾害监测、森林防火监控等前端感知监测设施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等业务系统对乡镇覆盖不足。应急、公安、水利、林业、医疗等部门的应急通信机制不完善、数据共享联动机制不健全,业务协同能力较弱,应急事件研判与处置的高效性、有效性不足。生态环保领域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不足,难以支撑环境监测数据的智慧化应用和科学决策。全市统一协同办公平台尚未建成运转。县区、乡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4.统筹机制保障体系需健全
以数据要素为驱动力的数字政府建设仍属于初创阶段,统筹数字政府建设与运营的标准规范、组织保障及高层次人才支撑,运营运维模式、建设资金筹措方式、安全保障体系等有待健全,以持续保障政府数字化转型及重点领域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
(三)面临形势
1.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予数字政府建设新使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新时期行政管理必须创新方式,提高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成为新时代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行政效率和履职水平的新使命。
2.5G时代带来数字政府协同服务和智慧服务新突破
人工智能、区块链、VR/AR等技术依托5G网络搭建新型政务“高速公路”,云存储、云计算能力大幅增强,数据共享速度和协同能力大幅提升。通过5G与VR/AR等智能化创新应用,结合远程识别、认证等方式,能够为企业、群众提供更精准、更精细、更优质、更人性化的全场景式线上线下协同服务和智慧服务,为政府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突破。
3.“数字江淮”发展注入数字政府建设新动能
“数字江淮”总体规划把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府数字化发展、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并提出通过“一盘棋”推进,全面促进行政办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区域协同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为新时代六安市数字政府建设注入新动能。
4.“城市大脑”建设赋能数字政府发展新格局
围绕“放管服”改革,立足企业、群众的政务服务需求和办事获得感、满意度,依托“城市大脑”建设以数据驱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构建整体高效的政府运行新体制、优质便捷的普惠服务体系、公平公正的执法监管体系、全域智慧的协同治理体系,全方位塑造整体联动、高效惠民的数字政府服务品牌。
5.数字化改革激发数字政府建设新活力
随着数字化改革逐步深入,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大脑”和智慧城市建设加速,传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布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数字化改革正在重塑经济社会生态,不断为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建设数字政府增添新动能、创造新价值。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数字江淮”“数字政府”建设总体部署,以提质增效、降低成本、提升人民群众服务满意度为目标,坚持“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加快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面激活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动能,为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数字惠民
坚持以增强企业、群众获得感为第一目标,重塑政府治理体系,打造“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现代政府。以深化政务数字化应用促进服务模式创新,以数据驱动智能审批改革,提供流程简约、服务快捷的公共服务,让企业、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2.统筹推进,创新驱动
坚持全市“一盘棋”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现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体系和公共应用支撑体系共建共享。坚持理念创新、流程创新、应用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先进数字技术应用,全面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
3.标准引领,平台赋能
推进政务数据标准化建设,发挥标准的基础和先导作用,加强政务数据融合共享,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引领政府服务品牌化发展。坚持数据赋能,加强数字技术和数据共性支撑能力在政府管理服务中的广泛应用,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和公共服务高效化。
4.政企合作,多元协同
加强政府引导,以市场化推进数字化,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双轮驱动,建立政企合作、联盟发展、社会参与的共创共赢运营机制,提升数字政府高质量服务能力。加强政府与社会联动,形成全民参与、数字协商的协同治理机制,构建众智共创的数字政府生态化发展体系。
5.开放包容,安全可控
坚持发展与监管并重,有序开放公共数据,增强制度弹性,包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坚持“自主可控”,落实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和密码测评要求,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等保障体系,加强隐私保护,满足新形势下安全防护需求。
(三)发展目标
到2023年,建成对外服务一体化、内部协同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政府”。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更加健全,数据赋能平台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七大类政务数字化应用基本实现功能全上线、市县(区)全贯通,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营商环境大幅改善。到2025年底,建成智能化治理、智慧化服务的“数字政府”。以数据驱动、平台赋能的一体化共享机制有效形成,管理运营与技术保障体系全面确立,数字技术与政府服务深度融合,政务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创新,政府“一体两翼”协同创新发展品牌格局形成并成为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政府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为核心的“数字政府”建设模式获得广泛认可,“数字六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政府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数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到2023年,基本形成高速、安全、泛在的新型基础设施数智化体系。5G网络实现重点乡镇以上全覆盖,打造一批5G特色行业应用。建成统一规划、集中部署、按需调配、即需即用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市级政务云容灾体系,提供同城容灾能力,即整合利用政务云数据中心,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同城双活,初步形成“两地三中心”的灾备体系。政务系统上云率90%以上。到2025年,5G网络实现全市覆盖,中心城区、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实现深度覆盖并规模商用。政务系统上云实现“应上尽上”,完成物联、智联、数联为一体的新型感知体系构建。
——数据赋能平台高效运转。到2023年,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市子平台实现与江淮大数据中心总平台全面对接,形成较为完善的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初步建成包括数据服务、业务应用和人工智能等支撑在内的数据赋能平台,构建支撑政府智能运行的城市数据底座,提供面向政务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基础服务能力以及跨部门协同治理能力。到2025年,形成标准规范、权责明确、机制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数据赋能平台建设应用,基本实现数据“统起来、用起来、活起来”,持续打造“城市大脑”,赋能政务数字化应用场景创新。
——政府数字化转型服务提质增效。建立健全多领域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推动产业分析、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行政办公、区域协同等重点领域数字化应用,推动数字政府服务效率和公职人员数字素养不断提升,促进政府管理服务高效协同。2023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双招双引”云平台,基本完成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交通出行、协同办公等领域智慧平台建设,打造多样化、智慧化、人性化、便利化的公共服务,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环境动态感知监测网络。到2025年,建成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系统,有序推动“互联网+监管”应用落地,公共服务普惠于民,基本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治理现代化,基本建成以数据为引领,实时在线、透明高效、区域协同、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体两翼”协同创新发展。依托数据赋能平台(一体),围绕政府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两翼),构建数字政府“一体两翼”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到2023年,完成网上政府智能门户建设,有效支撑政府信息“一网通查、精准获取”,实现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网办”,统一互动交流机制日趋完善。基本完成城市治理主要领域智慧化应用场景搭建,城市运行能力得到提升。到2025年,实现网上政府服务一体化、智能化和智慧化,“城市大脑”通用能力显著增强,形成政府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协同一体化体系。
——管理和技术体系保障有力。强化以管理和技术双轮驱动的保障体系建设,推动数字政府平台建设和持续运营。到2023年,政府数字化发展组织管理与政策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长效推进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完成若干政务数字化关键领域的标准规范编制,数据治理标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应急响应服务体系建立健全。2025年,政企合作、管运分离的数字政府建设运营模式持续优化,具有六安特色的数字政府建设技术支撑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在数据治理、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运维等方面打造若干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成果,引领政府数字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三、总体框架
(一)任务体系
六安市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框架为“1172+30”体系架构,即涵盖“1”个数字基础设施、“1”个数据赋能平台、“7”类政务业务应用、“2”个服务品牌和“30”项重点工作任务。
“1”个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市统一的光纤宽带网、物联网、5G网络,构建“云网”共性基础支撑能力,打造全市统一的政务“一朵云”、电子政务外网“一张网”。
“1”个数据赋能平台。构建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市子平台,健全完善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完善基础数据库、服务专题库、决策主题库、部门数据库和政府网站资源库,形成省市统建共享的政务数据湖;实施中台战略,部署数据服务中台、业务应用中台和人工智能中台,赋能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以及政府服务管理数字化运行,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发环境,提升数据智能服务水平。
“7”类政务应用。以需求为导向,整体推进产业分析、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行政办公、区域协同等业务应用体系建设,加快部门业务系统与数据赋能平台深度对接,促进业务流程再造、数据融合共享和深度应用,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
“2”个服务品牌。打造政府服务“一网通办”品牌,大力推进利企便民、精准服务、整体协同、透明高效的一体化服务网上政府建设。打造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品牌,推进城市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创新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民生、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环保、智慧文旅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
图1六安市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框架
(二)推进体系
围绕“数据”和“应用”,通过“一盘棋推进”和“一体化发展”,依托数据赋能平台,建成省、市二级网状分布的数据体系和“共性应用+特色应用”服务体系,推进县区级特色应用,形成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的数字政府建设格局。
图2六安市数字政府建设任务推进框架
1.一盘棋推进
充分发挥市“数字六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坚持整体谋划,加强纵向工作指导和横向工作协调,形成市级统筹协调、县区协同联动的整体推进体系,“一盘棋”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2.一体化发展
按照省统一发展思路,建立完善市级数据资源体系,整体规划和协调推进数字政府与新型智慧城市、“城市大脑”一体化建设,实现“一脑通用”。县区级层面加强与省、市两级衔接,充分利用数据赋能平台,聚焦应用领域,创新智慧化特色应用和场景式服务,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成果向基层延伸下沉。
四、主要任务
“十四五”期间,围绕数字政府建设总体布局,重点实施“1172+30”行动计划。通过数据驱动、平台赋能,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政务数字化应用能力和场景式服务能力。
(一)夯实数字基础设施
前瞻布局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城管、交通、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智能融合,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构建“泛在连接、高效协同、全域感知、智能融合、安全可信”的数字基础设施供给格局,建成物联、智联、数联为一体的新型感知网络,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一个“云网合一”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1、新型网络基础设施
打造全域感知体系,完善时空信息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城乡5G网络部署,建设5G应用示范点。推进光网城市建设,升级电子政务外网性能并进一步拓宽覆盖范围。
专栏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
5G精品网络建设。统筹推进5G基站专项规划和重点地区站址布局,推动5G设施梯次建设,鼓励多方参与、共建共享,实现5G网络规模部署,城区、省级以上开发区、重点旅游乡镇、4A级以上景区全覆盖,并逐步向农村地区拓展。围绕“智慧文旅”“智慧交通”等重点、特色领域,打造5G特色应用。 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按照千兆到县区、百兆到乡镇、基层全覆盖目标,进一步拓宽横向覆盖范围(包括市属国有企业),构建“家门口的政务服务”网。采用“一网双平面”架构,提升政务外网带宽与速率(逐步平滑扩容到万兆),完善安全保障,解决“信息孤岛”,真正实现政务外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
2、新型云计算基础设施
升级改造市政务云平台,构建符合行业标准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统筹全市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资源配置,为数字政府重点领域业务场景应用提供基础支撑。探索建设同城和异地灾备中心。
专栏2 云计算设施建设重点 |
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构建绿色高效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按照省市一体化政务云服务体系,建设市级政务云平台节点。推动各部门非涉密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实现面向市级政务信息化系统的统一规划、集中部署、按需调配、即需即用,并强化云平台密码应用力度,全面实现国产化密码保护。构建政务云计算中心模块,满足部分智能计算需求,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算力需求,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技术智能计算池。 市级政务云容灾体系建设。整合利用现政务云数据中心,提供同城容灾能力,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同城双活,初步形成“两地三中心”的灾备体系。 |
3、全域物联感知体系建设
统筹推动全市统一的物联网平台和物联感知网络建设,完善“雪亮工程”基础感知设施,加快形成物联网感知设备统一接入、地理信息“一张图”全面应用、视频图像资源全市共享、通信服务融合调度等能力。
专栏3 物联感知体系建设重点 |
物联网平台建设。全面梳理物联网感知基础设施,建立物联网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和物联数据接入管理系统,集中接入城管局、公安局、生态环境局、交通局、应急局、水利局、气象局等部门的感知设施以及企业在社区、公共场所、办公楼宇等区域部署的感知设施,扩大城市感知范围。打造应用系统与物联网平台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效支撑重点领域物联数据的智慧化应用。 物联感知网络建设。推进物联感知网络建设,满足城乡热点区域应用需求。统筹部署各类先进感知设施,满足生态监测、农业生产、公共安全、水利气象、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应用。加快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实现智能化一体感知。 |
(二)构建数据赋能平台
按照“数据资源统一管理、数字能力统筹开发”的建设思路,推进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市子平台建设,汇聚政务、社会、经济数据资源。统筹数据服务中台、业务应用中台和人工智能中台等能力平台,夯实数字政府数字底座,为各领域创新应用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服务和按需调用的基础支撑,健全标准规范、运营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支撑体系,实现数据共享交换、开放利用和智能分析,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1、构建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市子平台
对接江淮大数据中心总平台,构建六安市子平台,建立健全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部署基础数字服务平台,统筹建设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体系,逐步推进政务、社会、经济数据汇聚。
专栏4 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市子平台建设重点 |
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市子平台建设。依托基础数据服务平台,加快数据采集、归集,推动“数字治理”。升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提升数据互联互通、统一数据服务、集中展示调度、创新增值应用等能力。建设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平台,实现对数据的汇、治、用和管、看、评集中统一管理。向上连接江淮大数据中心总平台,向下联通我市县(区)数据,逐步完善面向七类政务数字化应用和“一体两翼”服务门户数字化应用的数据共享交换、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数据资产管理和数据可视化等功能,向总平台实时汇聚数据、动态更新。各县区依托六安市子平台推进县区专题数据库建设,开发部署县(区)级特色应用。 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构建统一数据资源标准体系,确保六安市数字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梳理编制全量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分级分类建立涵盖基础数据库、服务专题库、决策主题库、部门业务数据库、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库等库表目录,推进数据资产化管理。按照“需求导向、急用先行、分类推动、成熟一批、归集一批”原则,归集汇聚社会数据,主要包括各部门及相关单位在社会发展、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数据资源,不断扩展更大范围社会数据汇集。加大对政府各相关部门掌握的经济运行、行业管理等经济数据采集联通,逐步整合形成覆盖工业、农业、商业等一体的经济领域主题数据库,充分发挥数据在经济运行、涉企政策制定、产业发展促进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推动省、市共建“数据高铁”,逐步形成与总平台无缝对接、实时联通、融合共享、层次清晰的数据资源体系,探索本地数据回流以及数据创新应用。 |
2、建设数据服务中台
优化完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电子证照、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建立基础数据更新联动运维机制,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和融合应用,不断提升基础数据库建设水平。围绕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市场监管、交通出行、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推进主题数据库建设。加快推进数据开放利用,开展数据分析挖掘应用,支持构建多领域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强化数据服务能力。
专栏5 数据服务中台建设重点 |
数据资源归集治理。建立健全数据治理机制,提升数据编目、整合、共享、分析、展现、安全等能力。深化数据供需对接,实现数据在线提需求、在线申请、在线订阅,探索提供自定义的套餐式数据服务,不断提高数据共享水平。开展数据分析挖掘应用,强化数据服务能力。 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不断完善政务、社会、经济数据共享责任清单,依托线上“政务数据大厅”逐步建立“按需共享、统一流转、随时调用”的数据共享机制,有效推动数据流通与按需使用。参照江淮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标准规范,横向联通市直各单位,纵向贯通县区各单位部门,实现数据资源线上线下深入融合、数据同源、一网通享。开展数据共享交换绩效评价,确保共享数据更新及时。 数据资源开放利用。遵循整合资源、促进共享、强化安全的原则,加强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力度。通过数据开放平台,整合政务资源各用户之间的数据共享渠道。制定数据开放目录、开放计划和开放规则,进一步明确数据开放的范围和使用主体,规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普通公民数据的检索、获取、推送方式,保障数据使用的有序性、可控性和规范性。推动社会关切、需求强烈的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以及水电气等数据向社会开放。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政务数据集中授权开放及社会化利用,探索规范的数据市场化流通、交换机制。 |
3、建设业务应用中台
深化省级统筹共性业务应用,创新市级统筹共性业务应用,建设统一开放的业务应用支撑服务平台,提供公共组件和统一标准接口,满足全市各部门政务数字化应用需求。
专栏6 业务应用中台建设重点 |
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建设。利用数字证书、生物特征(面部、指纹、虹膜、语音等)识别技术手段,建立全市可信身份认证中心,支持互联网用户和政府内部用户“一次注册,全网通行”。 可信电子证照库建设。重点推进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营业执照、出生医学证明、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证等高频电子证照在各类业务场景中的共享互认;支撑“减证便民”行动,推动常用基层证明实现异地网上开证明;支撑“多证合一”改革,与市工商登记系统对接,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签发同步向市电子证照系统推送;支撑涉企事项办理时在线实时查验企业电子证照,扩展“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电子证照的应用;支撑中介服务电子证照应用,与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对接,减少项目业主跑腿,强化中介服务监管;支撑电子卡包等相关移动应用,提供移动应用App、微信小程序查看电子证照信息功能,支持电子证照提取信息自动填充在线申办表格,提升办事体验。 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应用。支持和提供采用国密算法的电子文档电子印章认证、身份认证、数字签名认证和信息加解密等服务;提供SDK接口及文档,方便系统接入;能够生成国家标准的电子证照文件,为市内签发的电子证照在市外办事提供支撑;依托电子印章验证服务,实现外市签发电子证照的有效性验证,为办事人使用外市签发的电子证照在市内办事提供技术支撑。 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应用。对涉及个人的缴费事项设定相应的支付二维码,实现缴费环节的主动推送,包括支持网上非税业务缴费及电子票据领取;支持财政部门及执收单位非税业务网上缴费的对账及信息服务;支持与其他政务业务系统进行对接,提供非税缴费数据信息的共享服务;梳理现有涉及非税缴费事项,规范网上缴费流程,推动相关事项分批进驻省统一支付平台,为政务服务提供安全便捷的网络支付。实现非税收入收缴业务全覆盖。依托政府非税收入收缴体系,整合线上线下支付渠道,拓展各类资金结算功能,实现多种电子化支付方式接入,为“全程网办”提供安全、统一、便捷的资金结算服务。 全渠道服务矩阵建设。创新“一源五端”服务模式,统一制定“五端”(即电脑端、移动端、自助端、电视端和窗口端)渠道服务功能规范,做到同一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形成数据同源管理,让办事企业群众享受到“无缝隙”“一体化”“无差异”服务,塑造“数字六安”多渠道统一服务门户品牌。 政务知识共享平台建设。建设主题分类合理的政策文件库、部门业务知识库及其共享管理平台,对各部门的文献资料、工作经验、常见问题等知识进行主题分类管理,不断积累知识资产,逐步形成知识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政策文件与业务知识内容保障和共享管理制度,深度融合协同办公、政府网站、“皖事通办”六安分厅、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政务新媒体等平台知识库,促进知识的学习、共享、培训、再利用和创新,通过“人机互动”方式,为全平台渠道管理端和渠道服务端提供统一的知识管理服务,有效降低政府部门内部组织运行成本,不断提升公职人员数字素养,并对外有序开放、安全共享。 用户中心平台拓展应用。在政府网站、皖事通办、“信用六安”等平台部署统一用户中心,提供自然人或法人专属主页,置入“我的办事”“我的信用”“我的交易”等栏目,探索“千人千面”、“服务精准推送”应用,提供个性化、便利化数字政府“全服务”。 地理时空信息平台建设。整合现有地理信息资源,完善地理时空信息数据,按专题分类整合数据资源、深化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建设自然资源数据仓。以地理时空信息平台为基础,健全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依托“天地图·六安”持续完善电子地图、影像地图、三维地图等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建设对外数据服务标准接口,为各领域提供快速、多元的地理时空信息服务。 |
4、构建人工智能中台
强化人工智能(AI)支撑能力建设,构建AI能力统筹平台,通过AI能力部署和应用AI能力沉淀,融合数据治理及业务应用场景,逐步形成大数据慧治的AI应用服务能力,快速满足业务场景需要,提升政府治理智能化和智慧化水平。
专栏7 人工智能中台建设重点 |
人工智能平台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部署开发AI融合服务的接入中心、应用中心、编排调度中心、算法中心、原子能力中心、运营中心、管理中心等功能模块。建立和沉淀面向不同业务应用场景的“城市大脑”和网上政府数据智能服务的AI算法模型库、方法库和知识图谱库,提供计算机人脸识别、文字识别、图像识别、视频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基础能力组件,提供AI知识计算引擎的“慧治”助手,支持场景式知识服务。 数字能力统筹平台建设。依托人工智能平台,统筹大数据、物联感知、地理时空信息、视频共享分析等数字基础能力,根据业务应用场景需求,以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知识图谱等融合服务的方式实现数据服务中台、业务应用平台和人工智能中台的聚合共享和运营管理,赋能业务应用场景前后端公共价值创造、知识共享、数据智能运营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解决应用系统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并沉淀数据智能资产,提高试错改进能力,保障服务高频复用,同步打造数字化运营能力。 |
(三)整体推进政府业务数字化应用
依托数据赋能平台,聚焦产业分析、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行政办公、区域协同等业务职能,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建设一批多业务协同的创新应用,以数据共享赋能政府治理,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
1、推进产业分析数字化应用
加快建设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系统,建立重点产业与重点园区经济运行定期分析制度,推动经济调节数字化创新应用,打造更具活力的经济调节数字化转型发展模式,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围绕重点产业与园区发展,搭建“双招双引”云平台,实现项目库、人才库和政策文件库的联动服务和精准匹配,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助力人才落户、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助推经济发展。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构建开放安全的产业生态,全面赋能制造强市,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高地。
专栏8 产业分析数字化应用重点 |
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系统建设。建设宏观经济数据库,强化经济运行数据整合汇聚,探索构建全市宏观经济领域数字化分析系统,加强全市经济动态监测。 “双招双引”云平台建设。坚持云上招商引才与自主招商引才相结合。以“双招双引”云平台网站为载体,推进云上招商引才,通过对外宣传六安市招商重点(项目)、投资优势、政策支持等信息,加大六安资讯曝光度,建设智慧人才系统,实现主动招引企业和人才落地六安的目标;以“5+1”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与生物医药、数字创意与现代服务业)等为重点,推进自主招商引才,持续汇聚整合相关数据,实现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技术链的分析及问题定位。结合企业库、人才库及政策库,增加六安市招商引才线索,提升“双招双引”准确度与工作效率,辅助产业建链、延链、固链、补链实现发展经济目标。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优势集群,大力引进企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培育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行业特色型、区域特色型、专业技术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中小企业实施制造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等云化改造。支持工业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加快典型场景推广。建立市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实施动态管理,面向细分行业和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
2、推进市场监管数字化应用
以打造诚信长三角为目标,完善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整合市场监管部门数据资源,大力建设融“征信、评信、用信”为一体的全市信用监管体系和智慧市场监管体系,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
(1)构建全市信用监管体系。升级“信用六安”,扩大公共信用信息归集范围,与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数据共享,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贯通的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体系,建设涵盖全市多维度、多领域社会信用库,“红黑榜”发布制度、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发挥作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取得突破,市场和社会满意度大幅提高。
专栏9 信用监管体系建设重点 |
“信用六安”平台升级。对接省企业开办、注销“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平台,实现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建立“证照联动”信息共享体系。新建“信易+”惠民专项应用、信用+政府监管应用、信用大数据分析,促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监管有效衔接,搭建企业画像应用、重点人群信用监管应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等应用,实现信息的自动比对、追溯、监测,推进信用信息在社会服务、行业监管、区域协同治理和中小企业融资领域的场景应用。 |
(2)构建智慧市场监管体系。依托上级平台,建设一体化的产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形成政府监管、主体自律、公众监督“三位一体”社会共治共享格局。完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强化互联网交易监管,加强监管信息归集共享和关联整合,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市场监管格局,提升监管能力,优化市场环境。加强“互联网+市场监管”建设,强化大数据分析利用,提升市场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专栏10 智慧市场监管体系建设重点 |
产品安全信息化监管体系构建。依托上级平台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打通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危险品等重要产品从生产-加工-检测-流通的全过程追溯信息链,实现追溯信息互通共享,保障全市追溯体系高效运行。 智慧食品安全监管平台建设。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数字化应用,依托上级平台提供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全链条安全监管功能,综合提升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能力,实现食品安全“源头可溯、环节可控、去向可查、风险可防、安全可靠”。 药品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依托上级平台建设和完善药品许可备案系统、药品综合监管平台、药品追溯监管平台,汇聚药品注册、许可、监管、稽查、追溯等信息,形成药品监管主题数据库,开展数据智能分析,提升药品风险研判和安全预警的智能化水平。 完善“互联网+市场监管”体系。以生产许可证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为试点,建设集市场准入、产品追溯、信用监管、移动执法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市场监管”体系,与上级平台对接,实现区域监管信息共享和违法失信共管。 |
3、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应用
围绕智慧城管、智慧住建、社会治安、智慧社区、智慧应急、智慧消防、智慧交通等领域,积极推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利用“互联网+”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深化平安六安建设,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及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快市政基础设施物联感知终端建设,全面汇聚城市感知数据,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市子平台,整合全市城市管理数据资源,建设综合性专题库。对接省级智慧城管平台,建设六安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融市政综合管理、综合办案、城市管网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提高城市一体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提升城市生命线安全监管智慧化水平,保障城市运行安全,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专栏11 智慧城管应用重点 |
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建设智慧环卫管理系统,综合利用各类专业化监测监控手段,实现对道路、公共场所等的卫生状况和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等过程的全面监管以及对所辖区域环卫企业的考核监管。基于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市子平台、“城市大脑”,整合共享相关城市管理部门数据资源,建设城市综合管理平台,融市政综合管理、执法办案、节水管理、供排水管理、建筑工地管理、渣土管理、户外广告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环卫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加强风险预警、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考核、综合评价和公众服务等能力,实现多维度监控信息共享、全流程数字化留痕、一体化联动执法、精细化协同管理。依托城市地理信息平台,对市区管理区域开展电子地图、单元网格、城市管理部件、地理编码、户外广告专题数据的更新普查与建库,打造城市管理资源“一张图”,形成全面展示、统筹调度、科学决策的城市管理新模式。逐步实现“12319”城管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整合,通过“皖事通”App、微信等提供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 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以重点区域主干道、桥梁、给水管网、污水管网、雨水管网、路灯、井盖等为重点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全面对接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结合城市地理信息平台能力,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巡查养护等工作的全流程监管及智能分析,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管理能力。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基于统一的时空基准和标准体系,汇集六安市多维空间地理信息,建立覆盖地上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的六安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数据库,形成全市统一的CIM数字底盘,实现全市各类空间地理数据的共建共享。建设涵盖城市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电梯等系统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基础数据库,汇聚现有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测绘、普查各类地下管网地理信息以及地上桥梁等设施信息、行业企业物联感知监测数据等CIM基础数据,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人口经济信息等社会资源数据。依托我市“城市大脑”,搭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运行监测平台,一体开发县级监测模块和各类智能化预警模型,纳入市级统管监测,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实时共享。利用物联感知、精确测控、示踪标识等技术,布设城市大型桥梁、高架、下穿、大型公共服务场所电梯等运行状态监测设备,对公共区城、相邻空间、人口密集场所的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物联监测,发挥动态监测、预测预警作用。推进重点行业现有监测系统国产化改造,加大物联感知监测设备建设力度,提升监测预警覆盖面。成立六安市城市安全运行管理中心,负责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运行监测平台的运维监管和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的监督管理。 |
(2)构建住建监管体系。结合优化城市建设管理服务需要,建设智慧住建管理平台,围绕工程建设管理、行政审批服务、房屋管理、建筑行业监管、消防审验等重点领域,充分利用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监管相关建设成果,整合相关部门城建数据资源,开发住房协同管理系统,提升城市住房建设监管一体化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强化地理信息、大数据、北斗、高分遥感等技术融合应用,构建遥感监测应用场景,辅助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决策,赋能智慧城市发展。
专栏12 智慧住建应用重点 |
住房协同管理系统建设。依托地理时空信息平台,深度融合城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和市住建大数据管理平台,整合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城建数据,建设智慧住建主题库。以楼幢图元为核心、以物理楼盘表为载体、以房屋编码为标注,构建房屋协同管理综合业务信息数据库。基于GIS的标注与展示,整合项目管理、房产测绘、市场交易、房屋租赁、权属登记、住房保障管理、房屋业务管理等环节,形成全市房屋现状“一张图”,开发房屋总量、房屋供应情况等分析功能,提供物业协同管理和房屋中介管理功能,实现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房屋预售备案、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场监督检查、竣工联合验收备案、市场交易、中介管理、安全鉴定、物业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
(3)推进平安六安建设。加强智慧公安检查站、智慧街面综合警务站、智慧安防小区、“前哨”系统等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治安防控领域的深度应用,构建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持续构筑安全可靠的视频感知网络,完善智慧平台系统,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智能水平、视频惠民服务能力。建立完善“网络+网格”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推进智慧社区、平安小区、安防小区试点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
专栏13 平安六安建设重点 |
“雪亮工程”建设。建设完善“雪亮工程”基础视频感知设施,强化公安检查站、特种行业、公共复杂场所等重点场所监管,推动城郊结合部、老旧小区、交通枢纽、全市居民住宅小区出入口、全市各类学校、市区景点等全市重点公共区域视频摄像头全覆盖;强化共建共享理念,推动社会建设设施接入“雪亮工程”,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雪亮工程”建设。强化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打造智慧处理中心,实现对视频、图片的结构化分析,对高价值视频图片、过车数据、人像数据等各类数据进行统一存储管理,并具备数据检索、挖掘、分析能力,为公安实战、基层治理、社会决策提供支撑。构筑智慧安防体系,对现有机房硬件进行扩容,打造分布式视频云存储系统,建立一套全网设备可知、终端入网可信、人员行为可控、操作溯源可查的完全防护体系。完善社会治安智慧平台系统,建设共享应用总平台,为交通、城管、环保、旅游、林业等不同部门提供可视化的管理服务支撑;建设市本级社会资源整合平台,按需对二、三类视频资源联网进行整合;建设互联网社会公众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视频惠民服务。 |
(4)推进智慧社区试点建设。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引导社会多元主体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专栏14 智慧社区建设重点 |
智慧社区试点建设。探索以县(区)或乡镇(街道)为单位开展整建制全域统筹试点,构建“平台信息化、数据集聚化、参与多元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便捷化”的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打造集政务服务、养老服务、商业服务、指挥调度管理、社区资源管理、治安安全防范、社区风险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未来社区”样板,实现社区治理与服务智慧化。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动构建共建共享机制,在信息交流发布、公共事务合作治理、商业便民服务、居民自治和志愿服务等方面实现基层党组织、居委会、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的高效协同。建立基础信息和数据库管理标准规范、信息共享和授权制度、智慧社区平台建设质量标准、智慧社区运营管理办法等制度,形成智慧社区治理决策、管理、执行、监督全过程、多层次的标准体系。巩固新建智慧社区建设工作成果,逐步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强化部门协同监管,全面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完善社区服务,鼓励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商业设施,提升社区服务智能化水平。 |
(5)构建智慧应急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六安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充分利用5G、物联感知、区块链技术,构建安全生产监管与应急管理体系,加快实施森林火灾领域应急系统建设,实现安全生产智慧监管网络对高危行业企业以及重点、规模以上等企业的全覆盖,提升现代化智慧化应急管理能力和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应急处置能力。
专栏15 智慧应急建设重点 |
智慧应急建设。建设六安市应急指挥中心,满足应急值守、新闻发布、协同会商、物资调度、视频指挥等应急管理需求。对接省级平台,建设智慧应急,建立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三大应急系统,融合应急管理相关部门有线、无线、卫星通信等网络资源,推动形成贯通全市的事故灾害应急指挥网络,完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加快全市自然灾害监测感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气象、自然资源、林业、地震等部门的数据智能分析功能应用,为突发事件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等应对全过程提供高效支撑,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应急指挥与救援能力。对接“智能皖储”平台、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助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实现都市圈防灾减灾救灾一体化。充分利用人防部门现有通信设备设施,保障平时服务能力,增强应急救援措施,利用微波、短波、超短波、卫星通信、跨网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对接全市应急指挥体系,发挥应急、战备效能。依托“皖事通”App,开放“我身边的人防工程”公众服务入口,强化人防工程便民服务能力,完善人员隐蔽、疏散防护体系。 森林火灾领域应急系统建设。建设森林防火监测预警平台,整合优化森林防火视频监控资源,共享气象、自然资源、交通、消防等部门的监控数据,利用火情预警监测分析系统,基本实现视频全方位覆盖和自动分析预警。结合卫星遥感预警监测、无人机巡查和人工巡查多种手段应用,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森林防火指挥调度平台,依托省级应急网络构建我市森林火灾领域应急系统,初步构建全市空天地全方位火场通信网络,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统一指挥协同,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上报、统一部署、迅速处置和联合行动。建设森林火灾抢险救援平台,通过扑火机具装备建设、蓄水池、护林员巡护终端建设,结合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平台功能,实现森林防火的“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动态管控和决策辅助支撑,为森林火险检测、预警、预报、扑救、灾后评估等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
(6)打造智慧消防安全防控服务体系。通过数字化赋能,着力提升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科技含量,增强突发事件综合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社会单元消防安全协同共管机制,提升社会单元火灾隐患自查能力。完善公共消防设施,按需推动安全消防设施增改、配置或技术改造,建设消防物联网,全面感知社会单元消防安全状态。全面汇聚火灾防控等基础数据,建设社会化消防隐患排查、消防设施合规运行监测保障、防火监督综合管理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提升全市火灾防控工作效率、决策能力及火灾隐患防范能力。打造消防安全社会化一站式服务体系,构建立体化、全方位消防安全网,提升智慧消防工作水平。
专栏16 智慧消防建设重点 |
智慧消防平台建设。面向全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火灾高危单位等社会单元,结合社会单元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工作,充分应用移动互联、近场通信、视频监控、消防远程监控等手段,针对社会单元日常火灾隐患的发现、上报、整改等过程,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准确采集社会单元日常巡查检查、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消防安全评估检测、重点岗位人员值班值守等信息,实时掌握社会单元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建立六安市消防大数据分析平台,汇聚消防物联网监测数据、各类应用系统数据和社会单元/个人隐患上报数据。优化系统风险识别、预测预警、安全评估等模型,提升数据智能决策分析能力,实现城市火灾隐患的全面感知、动态监测、分级评估。构建全链条一站式消防社会化服务模式和运营服务机制,打造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现代化消防安全防控网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
(7)打造智慧交通运输体系。完善交通数据资源规划、采集、应用机制,建设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市子平台交通数据分平台,构建市县一体化交通运行状态监测感知体系,建成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平台,推进车联网、5G、北斗、卫星通信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支持智慧公路、数字邮管建设,推动公共交通无人承运、定制公交等新业态发展,促进公共交通治理的统筹联动、先进高效发展,打造“需求响应式”公交,推动公共交通服务向智能化发展。
专栏17 智慧交通建设重点 |
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平台作为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市子平台交通数据分平台。推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智慧交通发展,依托部省两级交通运输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与开放应用平台实现跨省、跨区域之间数据共享,通过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市子平台实现市本级跨部门数据共享。按需接入整合运管、行政执法、安全监管等业务数据,对接公交、公路、高速公路等运行数据和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执行数据,完成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平台构建。实现系统运行平衡,数据调取高效,服务管理和决策的能力大幅提升。 G312智慧公路建设。以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总体建设理念为引领,开展G312合六界至皖西大道段智慧公路示范工程建设,结合当前智慧公路总体发展趋势,以及G312合六界至皖西大道段公路管理痛点,利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模式,打造“全息感知、智慧管理、伴随式服务、高效管控”四大主题板块,实现“安全提升、效率提升、服务提升和管理提升”四大目标,构建具备推广价值、可以持续发展的新一代智慧公路。 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将大数据技术与农村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汇聚乘客、司机、站点、基础地图、相关企业、营运车辆等信息,面向乘客货主等需求用户,提供综合客运出行、综合货运匹配、农村电商交易、交通信息、客货运综合调度、交通一卡通支付、第三方安全监测、运营服务、运营决策分析等管理服务,打造安全监测调度、运营呼叫、数据资源管理三大中心,服务公众出行、助力农村物流、支撑安全监管,构建客货同网、资源共享的城乡一体化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智慧停车平台建设。推进重点区域智慧停车试点,实施停车场标准化改造,打造无人值守、无感支付的智慧停车场,建设全市统一智慧停车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对接“皖事通”App,汇聚各类停车场数据,实现停车诱导、停车监管、违停协管、缴费管理等功能。 “数字邮管”项目建设。借鉴其他省市先进经验,积极开展“数字邮管”项目建设,实现综合监管、综合展示、会议会商、电商协同、在线协议客户管理等功能。汇集特色产业信息、小微园区情况、农村电商情况,满足行业各类监测、监管需求,为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推动电商快递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快递业“两进一出”(“快递进村”“快递进厂”“快递出海”)工程提供数字化保障。 |
4、推进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
坚持数字惠民,着力数据驱动,加快完善公共服务领域事项梳理、资源统筹和系统建设,探索新技术应用、新业态发展,创新教育、养老、文旅、政务服务、医疗健康、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服务模式,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1)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丰富服务渠道,持续深化“一源五端”多终端政务服务协同办理,不断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强化数据共享、系统对接与业务协同,增强可信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云签等共性业务应用支撑能力,提升智能服务能力。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模式,推进“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拓展“不见面”审批事项,积极融入“跨区域通办”,统一服务标准和办理流程。按照个人、法人全生命周期构建办理“一件事”主题和服务场景,推出更多“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推进“多卡(码)合一”“一码通办”,逐步与“皖事通办”服务应用贯通。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建设,完善线上线下公众评价渠道。
专栏18 智慧政务应用重点 |
“皖事通办”平台赋能。推进部门业务审批系统与“皖事通办”平台对接,实现“应接尽接”。强化服务一源供给,迭代升级移动端、电脑端、自助端、电视端、窗口端,推进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和流程优化。推进“一网通办”,提供高频事项“全程网办”“一件事集成套餐”“跨区域通办”等服务。聚集企业全生命周期,不断优化涉企服务,实现政策动态管理、服务精准推送、诉求快速处理、政策兑现及时审批。持续优化平台功能,围绕解决“数字鸿沟”,积极拓展适老化功能和场景,探索授权代办等。 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全力打造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方式,拓展“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窗口办、电视办”等服务渠道,优化政务服务地图服务功能,做精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升用户量、访问量、办件量,形成常态化、规范化运营机制。扩大与沪苏浙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覆盖面,完善“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机制,结合实际推出更多区域通办、联办等服务,最大程度便利企业和群众。 升级“皖事通”六安分站移动端。持续提升“皖事通”六安分站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做强移动端主阵地,坚持用户导向、聚焦社会保障、卫生健康、教育升学、公安交管等重点领域和老年人、残疾人、毕业生、高层次人才等重点人群,打造本地特色、刚需高频的服务应用。推进全市电子证照库建设,推广“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互认共享”的电子证照应用,实现线上办事关联引用、线下办事免交证照,提升智能搜索、秒批秒办、刷脸审批等智能服务能力。 “赋码生活”场景应用。推动“安康码”赋能升级,拓展数据源,构建集个人信息、电子证照、支付凭证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康码”服务体系。在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深化“三卡合一”应用,推出政务服务、电子支付、公共服务等更多场景长期广泛应用,实现“一码共享、赋码生活”,为居民正常生活提供便利,为加强个人健康管理提供支撑,为企业精准服务提供智能化。 |
(2)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创新发展。以服务市场主体为导向,不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持续推进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和透明化。探索“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提供公共资源交易“指尖服务”,加快推行远程异地评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公共资源交易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提供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见证,推行远程异地评标数字化智慧化监管和“好差评”系统应用,积极融入公共资源交易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持续优化跨区域、跨行业的公共资源交易营商服务环境,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
专栏19 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应用重点 |
公共资源掌上交易平台建设。基于统一移动App,持续推进“掌上交易”系统建设,将线上线下服务有机结合,完善电子交易、电子服务、电子监管三大系统功能,提升办事效率和便捷度。运用5G技术,推进“掌上不见面开标”,实现开标场景全程可视,项目可实时见证、实时监管、全程追溯。 公共资源交易智慧监管平台建设。依托市政务云平台,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住建、交通、水利、税务等行业信息平台互联共享,建立交易行为关联度大数据分析模型及辅助决策模型,构建大数据智慧化监管新格局。推动履约现场与交易市场“两场联动”电子化智慧化,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慧评标、辅助评标,规范专家行为,提升评标效率和客观公正性。 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平台建设。与长三角主要城市共建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平台,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互通共享,评审专家资源共建共享,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常态化。利用区块链技术,加快构建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推进与住建、交通、水利、税务等行业的信息互联、数据共享,为“评定分离”工作提供可靠的数字支撑,依法依规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拓展长三角区域诚信联建、监管联动作用。 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见证。运用区块链、大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将公共资源交易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传输,构建数字见证机制,实现交易过程、交易行为、交易档案全程电子见证,提高公共资源交易的公正性,实现公共资源交易运行动态透明,确保交易全过程可溯可查,提升交易中心综合服务能力。 |
(3)完善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完成全市公办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实现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基本建成覆盖中小学优质数字资源体系。继续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质增效,深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推动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一体化、智慧化。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优化资源建设,着力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加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扩展。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育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泛在学习新模式。
(4)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大数据应用,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促进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信息数据的互通共享。开展“智联网医院”试点建设,建立上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联系机制,降低基层医疗机构误诊漏诊率。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探索推进分时段预约诊疗、互联网诊疗、电子处方流转、药品网络销售等服务。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拓展完善“智医助理”功能,加强老年慢性病在线服务管理,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设施,鼓励常见病、多发病基层首诊。完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推进跨区域协同的医疗服务。加快医保监管平台建设,加强跨区域医保信息化监管能力。打造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推广普及医保电子凭证,探索医保线上申报、线上结算等功能,推动部分经办业务的“不见面”操作,提升医保便民服务能力。继续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推进长三角区域住院费用和门急诊医疗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建设公共卫生智能监测和预警平台,加强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
专栏20医疗健康数字化应用重点 |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以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为核心,强化人口、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综合管理等领域数据汇聚,加快推广至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推动医疗机构间的互联互通、业务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门诊住院电子病历共享调阅,助力医疗资源在线对接。 医保监管平台建设。构建全市统一的医保信息标准化数据库,支撑与省及长三角地区医保业务对接,建立医保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决策依据。构建综合监管平台,加强在医疗机构端、诊疗室、药店收银台等重点区域的监控能力,基于内置规则,实现对违规诊疗、骗保等行为的智能化判断、预警,确保医疗保障基金安全。进一步完善DRG付费管理系统,推进医保支付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管控,实现对医保各项管控指标、医保基金使用进度等情况的分析预警。 公共卫生智能监测和预警平台建设。积极引入“智医助理”技术,构建传染病辅助诊断模型,提升基层传染病诊断能力,发挥基层传染病监测哨点作用。建立重大传染病症状监测、早期预警关键阈值和触发机制,提升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发现和自动预警能力,并通过大数据汇集、实时分析、集中研判能力建设,辅助决策者精准制定措施。 |
(5)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并基本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逐步推进社会保障卡在政务服务、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卫生健康、医疗保障、财政补贴、金融服务、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智慧城市、信用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积极对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推进长三角地区一卡通办,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打造“智慧就业”一体化平台。运用“互联网+就业服务”和大数据模式,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公共招聘网上办事与实体经办的有效结合和互补,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网上服务。推动省集中社保信息系统上线运行。
(6)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优化升级民政养老服务系统,促进个人、家庭、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及医疗护理机构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功能联动,提升智慧养老服务能力。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数字化应用,开放养老服务市场,打造一批智慧养老示范点,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智慧化养老需求。探索建立远程居家照护服务模式,推进医养结合,做好康复服务。
专栏21 智慧养老应用重点 |
民政养老服务系统升级。构建养老基础数据库,汇聚全市老年人、养老机构、服务队伍数据,推进与户籍、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对接,加强对全市养老补贴、服务保障、资金保障等养老服务底数管理,加强养老服务监管,实现老人与子女、服务机构、医护人员的信息交互,基于各类“无感”感知监测类设施设备,有效管理对老人的身体状态、安全情况和日常活动,通过多种服务渠道,最大程度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实现“医护养”一站式养老服务,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智慧养老三级中心建设。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形式,打造智慧化养老服务中心,部署智能终端设备,对接民政养老服务系统,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效率,针对不同对象提供无偿、低偿或有偿的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健康服务、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温情服务。 |
(7)构建智慧文旅服务体系。建设“六安文旅”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微信小程序和App客户端,实现“一部手机游六安”。加强旅游景区、文博场馆以及优秀文化作品和非遗知识的宣传推广。加大5G、VR/AR等新技术在虚拟旅游产品以及在导游导览中的应用。优化文旅综合服务分析系统功能,拓宽数据分析维度,提供数字化应用场景,为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实施文旅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持续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场馆数字化建设,提高县区文化基础设施数字化程度。优化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配置,培育六安特色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增强网络文化供给能力。对接“安徽文化云”,加强公共文化场馆管理服务能力。
专栏22 智慧文旅建设重点 |
文旅综合服务分析系统升级。依托六安市“城市大脑”“雪亮工程”,汇聚景区、文博场所视频监控数据、流量监测数据、游客数据,对接数管局、经信局、公安局、发改委、交通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业务数据,扩展数据采集范围,提升数据采集精度,构建具备“一张图”服务功能的智慧文旅数据库,从地区、景区、客源地、游客旅游行为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辅助精准营销,实现有效监管。 “六安文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移动互联网的全新方式为公众和游客提供资讯查询、产品预订、景区360°全景、美食特产、文化艺术、非遗民俗、智能导览、攻略发布、智慧停车等服务,通过微信小程序、H5、App客户端、智能服务终端等方式,实现“一机在手,畅游六安”。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在文化旅游领域深度应用,通过游客特征分析,提供旅游产品个性化定制、旅游服务在线预订等服务。 |
(8)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乡村建设为突破口,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开展数字乡村整体规划设计,以金寨县、霍山县为试点打造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标杆,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适用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引导电信运营商和铁塔公司加大农村网络建设投入和布局。完善“三农”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加强城乡优质资源对接,推进乡村教育、医疗、文旅、政务服务、党建、社区治理等数字化转型,提升乡村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构建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推动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数据库,建立重点区域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网络监督,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化治理
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合六”经济走廊、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发展战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要求,整合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信息资源,构建全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健全全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形成全域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体系,筑牢长三角重要绿色生态屏障。
(1)构建智慧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涵盖大气、水、土壤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供数字化应用场景,全面、客观反映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建设智慧环保平台,推动生态环保信息化系统整合和相关业务部门数据互联共享,实现对全市生态环境的全面感知、智能分析、主动预警、协同处置,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辅助推进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推进长三角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围绕区域性重大环境任务,推动建立联防联治机制,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2)推进自然资源整合共享。依托市自然资源云平台,推进自然资源各类数据资源归集共享,对接省自然资源云平台,促进部门内各业务系统协同共享。以街道为单元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推进“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加大智能化垃圾回收设施投放力度,扩大智能回收平台覆盖范围,实现回收与利用环节有效衔接。推进智慧水利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加强水利业务监测、监控、监管提供有力支撑。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化管理,强化各类自然保护地监管,为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提供重要支撑。
专栏23 智慧生态建设重点 |
智慧环保平台建设。逐步整合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气象局等相关部门有关环境质量、排污单位、生态状况监测数据,建立生态环境主题数据库,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各类生态环境质量、排污单位、监管执法、任务目标等数据“一张图”发布展示,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预警和执法提供数据智能支持。 环保公共服务应用优化。通过网站、移动App等多门户、全方位发布生态环境数据,利用多角度成果展示增强政府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 |
6、深化行政办公数字化应用
推进六安市政府政务管理系统应用,对接省政府五大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枢纽调度系统、文电处理系统、考核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实现重点工作“全覆盖、多角度、能量化、可追溯”,推动工作落实、确保政令畅通,提升政府效能。建设全市协同办公中台,推进协同办公中台与“皖事通办”、市协同办公系统、“城市大脑”等平台对接,完善中台功能、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全市一体化协同办公和“掌上办公”。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协同办公和政府网站服务的深度融合,支持知识库共享管理服务,提升行政办公效率和公职人员数字素养。
专栏24 政府运行数字化应用重点 |
协同办公中台建设。对接省级协同办公平台,建设市协同办公中台,完善集成门户、数据交换、应用接入、业务流程集成等功能,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统一使用市协同办公系统,按需实现信息高效共享和一体化办公协同。围绕协同办公、行政执法、基层治理等业务场景,强化指挥、督查、反馈和沟通能力,支撑7×24小时全天候服务。满足各地各部门非涉密公文处理、业务审批等协同办公需求,推动更多非涉密办公业务向移动办公平台延伸,实现随时随地办公。 |
7、参与区域协同发展
积极参与“数字长三角”建设,在数据共享、平台共建、业务协同等方面加强协作,利用数字化加快长三角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自由流通,实现互利共赢。
长三角一体化数据共享应用。参与长三角数据共享需求清单编制和数据供需关系长效更新机制建设,推动实现长三角地区各类政务服务数据可互通、可查询、可调用。对接长三角地区公共卫生、食品安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健康、环境监测、公共信用、教育信息、交通出行等领域主题库,支撑长三角地区治理协同、服务联动,融入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整合形成长三角地区自然人、法人、电子证照、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综合信息库,为跨地区“一网通办”提供支撑。
重点行业跨区域协同联动。对接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拓展“一网通办”专窗、专栏服务功能,推进全流程线上办理,降低企业群众办事成本。落实《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互认应用合作共识》,加快推进高频电子证照在区域一体化政务服务、监管执法、社会化场景等领域互认应用,实现“一地认证,全网通办”。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以构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为抓手,建立智慧化监测预警体系、立体化医疗救治体系和系统化支撑保障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协同机制。助力“畅游长三角”“惠民一卡通”等服务工程建设,加快民生服务数字化和一体化进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政务服务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探索“安康码”与电子社保卡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一码通行”。融入长三角区域“城市大脑”集群,加强政务服务、民生工程、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交通出行、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等跨区域协同服务场景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打造“一体两翼”协同发展品牌
强化“一网通办”网上政府和“一网统管”城市运行应用场景建设,创新数字政府“一体两翼”协同发展模式。
(1)打造政府服务“一网通办”品牌
深化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库应用,创新政府信息一体化服务场景,优化“皖事通办”六安分厅,完善统一互动交流机制,建设开放、融合、创新的智慧型一体化网上政府门户,提升政府网上履职能力和服务效率,让企业群众在办事创业中有更多获得感。
推进政府信息“一网通查”。开设政策导航与政务知识服务功能,建立健全政策文件库和业务知识库共享管理制度,打造覆盖全市、统一渠道、发布及时、展现多样、分类科学、查询便捷的一体化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一网通查”。升级智能搜索引擎,开发语音搜索、图像搜索等功能,精准感知用户需求,智能展现集政策文件、政策解读、办事入口和咨询问答服务于一体的完整场景,实现“搜索即服务”、一键获取。
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六安市政府网站与“皖事通办”六安分厅深度融合,以“网购式”用户体验为中心,精细化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围绕“一件事”推进服务流程再造,为企业群众提供场景式服务,继续提升市、县(区)两级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实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破解共享难、缺材料使用效力规则、缺网办运行管理规则等问题,建立健全“皖事通办”六安分厅管理规范,提升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的使用率和满意率。出台政务服务指尖行动计划,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探索“智能办”,依托业务平台自动开展“智能”审批,实现证照批文“秒批秒办”。强化大数据应用,对全市政务服务事项信息、业务信息等进行数据智能分析。开展用户行为分析,形成全市统一用户行为档案。用好“互联网+监管”系统,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和大数据监管提供支撑。
推进互动交流“一网通答”。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整合市政府网站、“皖事通办”六安分厅、政务新媒体“微问政”等互动交流栏目,集中接收企业群众网上咨询、建议、投诉等,统一提供留言评论、在线访谈、征集调查等功能。优化市、县(区)平台联动的互动交流机制,实现统一入口、统一调度、实时转办、限时办结、统一反馈、全程跟踪。
专栏25 “一网通办”建设应用重点 |
“一网通查”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依托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和统一政务资源库,建设全市“一网通查”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支持“一源五端”服务渠道,围绕“办好一件事”,做好现行文件、政策类可公开档案信息、办事指南、问答知识服务的发布工作,确保企业群众看得懂、用得上,通过优化智能搜索和智能推送功能,为政府部门和企业群众提供精准化政策信息和业务知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持续迭代完善“皖事通办”六安分厅,全面接入“皖事通”App,大力拓展掌上办事,推行“一证通办”。梳理旅游、文化、金融、中介服务等高频社会服务事项及便民服务事项,完善“一网通办”服务事项清单,纳入“皖事通办”平台,推行全程网办、快递送达。探索将更多与企业发展、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纳入“办好一件事集成套餐”,并与长三角“一网通办”服务体系接轨,实现线上“一地认证、全网通办”。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通过分类整合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建立“通办窗口”办理事项清单,升级“一窗综合受理”服务。 “一网通答”互动交流平台建设。依托政务知识共享平台,将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和不同服务平台中的政策文件、办事指南、业务知识、咨询问答案例等进行分类归集和共享治理,提供知识创建诉求工单管理、知识更新、智能标签、隐私安全等功能,提供知识主题分类服务和智能检索服务,支持互动交流服务“一网通答”。 基于AI知识引擎的智能机器人部署。对内为业务人员提供精准、高效的业务知识智能推送服务,提高业务咨询服务效率;对外为企业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知识答复和关联知识推送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构建智能知识问答语料库,建设统一智能问答系统,运用人工智能和知识图谱技术,提供全平台全天候实时在线智能答复,实现常见问题、常规问题“秒回”与“智答”;通过知识图谱,机器人自主深度学习和迭代优化,逐步扩大问题答复的覆盖范围,不断提高业务人员对社会公众诉求的分析研判和分类处理水平。 |
(2)打造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品牌
围绕政府数字化转型,按照赋能城市发展、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等基本目的和要求,聚焦政务管理、城市治理、服务群众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加快“城市大脑”技术研发和建设实施,实现城市治理的精准分析、提前预警、整体研判、协同处置,构建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的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模式,促进城市治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运行更聪明更智慧。
专栏26“一网统管”建设应用重点 |
“城市大脑”。按照“113N”架构(一朵城市云、一个城市数字平台、三类入口、N个专题应用场景),推动“城市大脑”不断迭代升级,加快政务数据对接、服务热线整合、“安康码”互联互通,逐步构建以数据为要素、以技术为支撑、以应用为牵引,“看、想、动”一体、“一屏揽全域、一图治全城”的“城市大脑”应用体系,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智慧中枢。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关键技术,不断完善城市物联网感知体系,建立健全各领域算法模型,提高智能感知、分析、运行和处置能力,面向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提供数据和能力支撑。 三屏联动。同步建设并不断深化大屏(运营管理中心)、中屏(电脑端)、小屏(移动端),满足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等不同层级、不同对象的使用需求。 运营调度。健全多种通信配套设施,实现对城市运行管理领域的综合监测、风险预警、协同指挥等功能,打造城市运行、管理、监测和指挥的中枢。 应用场景。按照“急用先建,实用优先”的原则,围绕城市运行管理的痛点、难点、堵点,在经济、城管、环保、应急、文旅、交通、民生、政务等领域打造一批创新智慧应用场景,形成“整体感知、全局分析、智能处置”的全流程闭环体系,实现慧治理、惠民生、促产业的协调发展。 |
(五)重塑管理与技术保障体系
1、强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与应用
梳理可以遵照执行的国家、行业和省有关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结合六安实际,建立数字政府标准化工作机制,构建六安市数字政府标准体系框架,以标准化支撑政府数字化转型,推动六安市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推动全市数字政府集约建设、数据共享、系统联动、业务协同,全力打造智慧政府。
(1)建立标准化工作机制。成立六安市数字政府标准化工作小组,统筹全市数字政府标准化工作,协调处理标准制定、修订和应用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数字政府标准化工作的落实,推进标准体系框架制定,协调数字政府相关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技术归口。加强标准规范的推广实施,定期开展标准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评估,推动标准规范全面贯彻落实。
(2)构建数字政府建设标准体系。以贯彻落实江淮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共享标准体系、“皖事通办”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国家电子政务项目管理标准体系为契机,结合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标准框架,加快推进我市在数据管理、政务服务、项目管理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构建涵盖政府职能领域的数字政府标准体系,以统一标准促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
2、建立健全运行管理保障体系
按照“管运分离”的原则,在运营机制、运维模式等方面探索创新,支持大数据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规则参与数字政府运营运维,形成分级管理、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数字政府运行管理体系,确保平台可持续优化拓展。
(1)加强平台运营运维管理。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数字政府平台建设运营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管理作用与市场活力。探索建立灵活的政企合作机制,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健全对第三方服务的管理制度,确保政府对核心业务和数据资源的有效监管。完善对数字基础设施、平台、应用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流程和标准规范,支持分层分类组建现场运维团队,提供统一运维响应和解决方案、系统管理、数据融合、容灾备份等专业化服务,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满足政府7×24小时业务需求。
(2)强化数字政府绩效评估管理。围绕数字政府建设项目“投入/产出”基本情况、项目运行或应用服务效果、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内外部用户满意度等方面,构建数字政府建设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数字政府的重大建设项目、平台服务绩效评价、政企合作运营运维等内容进行监督评估和绩效管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以数字惠民效果和用户体验评价检验数字政府建设。
3、构筑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严格按照国家《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密码法》及有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密码测评要求,以全局、整体的思路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加强安全机制建设,落实安全责任,提高跨部门协同能力,建设六安市数字基础设施四大安全保障体系(云平台安全体系、数据安全体系、应用系统安全体系、网络安全体系)。
(1)云平台安全体系。建立云平台安全运营机制,组建云平台安全运营团队,与云平台开发运营团队密切配合,与外部监管机构进行联动。建立健全运维服务管理制度,完善外部单位至云数据中心以及云数据中心不同业务区之间的安全隔离,强化租户安全责任划分、虚拟化安全漏洞及公共组件防护和云平台安全运营优化体系。部署安全资源池,为各租户提供个性化安全服务,有效保障政务云平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点网络和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持续运行。
(2)数据安全体系。建立安全的数据环境,采用国产密码支持技术,保障数据的保密性。结合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交换以及销毁等各个阶段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运营安全监管等视角,制定数据安全体系规划,提供基于政务大数据场景的安全防御体系。建立数据容灾备份中心,保障重要政务、社会、经济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确保重要数据不外泄、全量数据可审计、隐患数据可溯源。建立数据安全态势感知管理体系,开展自身脆弱性、系统运行风险、外部威胁事件及情报、管理人员误操作等全生命周期感知和安全态势分析,推动数据安全工作全面统筹、操作严格管控、资源充分共享、事件协同处置、法规有效落实。
(3)应用系统安全体系。落实应用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及风险评估制度,采用统一的身份认证、访问授权、责任认定等安全措施,增强应用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建立严格的安全审计机制,加强应用安全审计力度,确保审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采用智能特征分析技术,实施7×24小时不间断安全监测,阻止各种Web应用攻击行为。
(4)网络安全体系。构建设计、执行、监督三个维度的网络安全组织架构。从通信网络到区域边界再到计算环境进行重重防护、建设一体化网络安全防护屏障,在不同业务区域之间和数据中心出口等位置部署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IPS、网络防病毒、负载均衡等,构建业务数据安全访问保障。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安全应急响应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建立7×24小时的网络安全监控运营机制,为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建立网络安全监测、信息通报、安全分析和应急处置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数字六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构建“统一领导、上下衔接、运作高效、统筹推进”的全市数字政府协同工作管理组织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创新组织文化,建立政府数字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同促进各级各部门数字化转型。建立以专家咨询与数字化发展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高级专家在战略规划制定、重大项目评审论证等工作中的咨询和参谋作用。各县(区)人民政府应结合地区实际,认真谋划并开展本地区数字政府建设推进工程,着力在数据共享、业务场景应用创新等方面取得成效,形成全市一体化推进的新局面。
(二)优化保障机制
建立制定配套政策、健全管理机制,以技术和制度创新促进数字政府构建。加快完善数字政府建设项目管理相关规定,制定完善的数字政府全过程工程质量管理要求和重点工程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加强数字政府建设项目的全流程管理,优化政府数字化发展环境,提升数字政府建设质量和应用效益。支持六安市绿水云山大数据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城市大脑”建设主体,参与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与运营,推进国有大数据公司业务发展。
(三)发挥资金效益
加大数字政府建设资金支持力度,将数字政府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数字政府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加强评价考核
完善数字政府建设和运行管理督查考核机制,将数字政府建设推进工作纳入政府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区作为领域和相关区域推动数字政府发展的责任主体,依据本规划,细化工作方案和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按计划开展项目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估,加强统计监测、协调调度、绩效评估和考核监督,全力推进项目任务完成。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考核评估,根据项目任务进展情况、中期评估完成情况、发展新动向等,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
(五)注重人才引培
建立完善数字政府建设教育培训体系,将数字政府建设列入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内容,建立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培训机制,有计划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政务大数据领域专业培训,提升各级公职人员数字素养。加强“数字政府”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既精通政府业务又能运用先进数字技术手段开展工作的综合型人才,推进与专业研究机构、高端智库的战略合作,吸引和聚集一批数字技术优秀人才,参与六安数字政府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六)加强宣传合作
制定数字政府建设宣传推广计划,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户外大屏等传统媒体,政府网站、微信、“皖事通”App等新媒体以及智慧城市展厅,广泛宣传“数字六安”发展进程、典型案例和经验成效,提升社会资本对数字政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营造共谋数字政府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筹划与相关研究机构、重点企业合作举办数字政府发展论坛,汇聚权威专家、先进案例,展示数字政府建设成果。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合六同城化等区域发展战略机遇,积极与数字政府建设先行城市、优势院校、知名企业和智库机构等开展技术、资金、人才、产业等全方位的交流合作。
附件: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附件
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2021—2025年)
主要任务 |
序号 |
重点工作 |
内容概述 |
责任单位 |
数字基 础设施 |
1 |
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建设5G精品网络,扩大城乡覆盖范围;升级完善六安市电子政务外网,采用“一网双平面”架构,拓展覆盖范围,提升带宽与速率。 |
市经信局、市数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局、市文旅局、市直有关单位,电信六安分公司、六安移动公司、联通六安分公司、中国铁塔六安市分公司,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2 |
新型云计算基础设施 |
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技术智能计算池;完善政务云平台,推动非涉密系统迁移上云,强化国产密码保护。 |
市数管局、市密码管理局,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3 |
全域智慧 感知体系 |
建设物联网平台、物联感知网络,集中接入部门及企业的感知设施,统筹部署先进感知设施,全面支撑重点领域应用。 |
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数管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构建数据赋能平台 |
4 |
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市子平台 |
建设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市子平台,构建统一数据资源标准体系。 |
市数管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5 |
数据服 务中台 |
持续推进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数据资源开放利用、数据资源分析治理。 |
市数管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6 |
业务应 用中台 |
深化省级统筹共性业务应用,创新市级统筹共性业务应用。建设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可信电子证照库、统一电子印章系统、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构建全渠道服务矩阵、政务知识共享平台、用户中心平台、地理时空信息平台等。 |
市数管局、市政府办、市自然资源局,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7 |
人工智 能中台 |
建设人工智能平台、数字能力统筹平台。 |
市数管局、市公安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
|
推进政府业务数字化应用 |
8 |
产业分析数字化应用 |
建设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系统,加强全市经济动态监测。建设“双招双引”云平台,提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准确度与工作效率。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
市发改委、市投创中心、市经信局、市统计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9 |
推进市场 监管数字 化应用 |
构建全市信用监管体系。升级完善“信用六安”平台,推进信用信息在社会服务、行业监管、区域协同治理和中小企业融资等领域应用。 |
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10 |
构建智慧市场监管体系。完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构建产品安全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食品安全监管平台、药品综合监管平台,完善“互联网+市场监管”体系,形成政府监管、主体自律、公众监督“三位一体”社会共治共享格局。 |
市市场监管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11 |
推进社会 治理数字 化应用 |
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升城市精准化精细化治理水平。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提升城市生命线安全监管智慧化水平。 |
市城管局、市政府办、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应急局、市数管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12 |
构建住建监管体系。建设住房协同管理系统,构建房屋协同管理综合业务信息数据库,形成全市房屋现状“一张图”,提升城市住房建设监管一体化服务和治理水平。 |
市住建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13 |
推进平安六安建设。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完善基础视频感知设施,推动全市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强化公共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构筑智慧安防体系,完善社会治安智慧平台系统,建设共享应用总平台、市本级社会资源整合平台、互联网社会公众服务平台。 |
市公安局、市数管局、市城管局,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14 |
推进智慧社区试点。建设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智慧化。 |
市民政局、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数管局,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15 |
构建智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智慧应急和森林火灾领域应急系统,提升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 |
市应急局、市林业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16 |
打造智慧消防安全防控服务体系。建设智慧消防平台,建立健全社会单元消防安全协同共管机制,完善消防物联网,提升数据智能决策分析能力,打造消防安全社会化一站式服务体系。 |
市消防救援支队,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17 |
打造智慧交通运输体系。推进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平台、G312智慧公路、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智慧停车平台、“数字邮管”项目建设,推进交通数字化应用。 |
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18 |
推进公共 服务数字 化应用 |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深化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持续完善“皖事通办”六安分厅功能,提升智能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安康码”赋能升级,实现“一码通行”“一码通办”和“赋码生活”。 |
市数管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19 |
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建设公共资源掌上交易平台、公共资源交易智慧监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平台,构建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见证机制,持续优化跨区域、跨行业的公共资源交易营商服务环境。 |
市公管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20 |
完善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完成全市公办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继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应用,着力加强“三个课堂”建设,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
市教体局,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21 |
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开展“智联网医院”试点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加快医保监管平台建设,构建医保信息标准化数据库,构建综合监管平台,进一步完善DRG付费管理系统,加强医保基金管控。建设公共卫生智能监测和预警平台,积极引入“智医助理”技术,提升基层传染病诊断能力,提升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发现和自动预警能力。 |
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22 |
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并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推进长三角地区一卡通办。打造“智慧就业”一体化平台,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公共招聘网上办事与实体经办有效结合。推进省集中社保信息系统上线运行。 |
市人社局、市数管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23 |
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升级民政养老服务系统,建设智慧养老三级中心,实现“医护养”一站式养老服务。 |
市民政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24 |
构建智慧文旅服务体系。升级文旅综合服务分析系统,辅助精准营销,实现有效监管。建设“六安文旅”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一部手机游六安”。 |
市文旅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25 |
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开展数字乡村整体规划设计,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及应用拓展,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三农”信息服务体系,构建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市委网信办、市农业农村局、市数管局、市乡村振兴局、市直有关单位,电信六安分公司、六安移动公司、联通六安分公司、中国铁塔六安市分公司,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26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化治理 |
构建智慧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智慧环保平台,建立生态环境数据库,构建生态环境“一张图”,为生态环保决策、管理、预警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撑;优化环保公共服务应用,多渠道发布生态环境数据。推进自然资源整合共享,推进“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推进智慧水利管理平台建设。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 |
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27 |
深化行政 办公数字 化应用 |
推进一体化协同办公。推进六安市政府政务管理系统应用,提升政府效能。建设协同办公中台,实现全市一体化协同办公和“掌上办公”。 |
市政府办、市数管局,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28 |
参与区域 协同发展 |
积极参与“数字长三角”建设。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数据共享应用,重点行业跨区域协同联动。 |
市数管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
打造“一体两翼”协同发展服务品牌 |
29 |
打造政府 服务“一网通办”品牌 |
打造政府服务“一网通办”品牌。加强“一网通查”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答”互动交流平台建设,部署基于AI知识引擎的智能机器人服务,打造一体化网上服务型政府。 |
市政府办、市数管局,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30 |
打造城市 运行“一网统管”品牌 |
打造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品牌。依托“城市大脑”通用平台,在经济、城管、环保、文旅、交通、民生、政务等领域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
市数管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
责任编辑:赵智华
文章来源:http://www.anfangnews.com/2023/0225/49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