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网

首页 > 快讯 从“小众游戏”走向“大众体验”,低空安全如何守护

从“小众游戏”走向“大众体验”,低空安全如何守护

(11月21日,2025湖南(国际)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期间,同期举办低空经济安全监管及保障交流会。郑旋 摄)

无人机配送、空中“飞的”游览、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空中出租车……随着低空经济从“蓝图”跃入“实景”,低空安全问题进入社会关注视野。

11月21日,2025湖南(国际)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在长沙启幕。同期,一场关于低空经济安全监管及保障的交流会,讨论热烈。

“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刘大响从国强民安的战略高度,阐释了构建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性。

刘大响说,全球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主要布局在直升机救援,很多国家80%以上的救援飞机是直升机,救援主要方式是直升机在3000米以下低空飞行实施救援。“这对低空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也是国家重大的‘民生工程’。”

构建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有赖于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如何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交流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中心原副主任傅桃生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低空的安全问题,看起来就像一场‘猫鼠游戏’。”傅桃生说,低空经济越是快速发展,无人机“黑飞”、网络攻击、恶意破坏等乱象随之产生。

这无疑引发了公众对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担忧,进一步加强监管势在必行。傅桃生认为,要加快建立健全低空经济安全监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共治、科技赋能,才能紧守“飞行安全”底线。

现如今,低空经济已不是“小众游戏”,而是走向“大众体验”。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稳步释放低空经济潜力,成为政、企、学等各界发力的方向。

交流会上,同济大学谢胜强、刘世杰教授团队,AOPA低空工作委、蜂飞航空(上海)有限公司、湖南中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6家单位(机构)共同签约,组建成立低空经济“三链融合”产业联合体。

“希望通过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协同整合,打通技术转化、产业协同及场景落地等关键环节,为低空经济安全与发展赋能。”同济大学中国物流研究与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谢胜强介绍。

文章来源:http://www.anfangnews.com/2025/1122/135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