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网

首页 > 行业 深圳公安启用智能警用装备服务十五运会

深圳公安启用智能警用装备服务十五运会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期间,深圳大运中心场馆活跃着一批特殊的“警员”——警用机器人。

开展赛事服务,进行法治宣传,响应市民求助……深圳公安在筑牢城市安全防线的同时,为十五运会赛事提供全方位智慧化服务与技术支撑。

预警快人一步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电信网络诈骗花样多,陌生来电要警惕,不听不信不转账,钱包管好要切记……”在深圳大运中心场馆入口处,一台身高约1.4米的警用巡逻机器人用普通话、粤语和英语循环播报反诈提示,并为观众提供导航指引。

2024年9月,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在大运中心建成全国首个警用机器人测试站,龙岗警方“科技强警一号工程”由此进入实体化运作阶段。如今,6大类20台警用机器人正以全天候巡逻、精准识别和高效处置能力,为赛事提供精准服务和有力支撑。

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十五运会安保工作专班成员彭伟介绍说,这些机器人是“多面手”,“比如,巡逻机器人融合了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集成环境感知、动态决策、行为控制和报警装置,具备自主感知、自主行走、自主保护、自主识别等能力,可应用于大型赛事安保以及公园景区、重点商圈等区域的自主巡逻,机身搭载有高清和红外摄像机、4路全景摄像机及高清显示屏,可在自主巡逻的过程中自动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预警”。

在场馆外围,装载了避障雷达的四足机器狗正灵活穿梭于人群中,通过搭载的喊话器提醒观众注意安全,其背部安装的“一键报警”装置,与指挥中心实时互联,市民遇到紧急情况可快速求助。彭伟介绍说,机器狗的功能取决于它的负载能力,最大负载可达50公斤,这意味着它能根据场景需求灵活配置多种专业设备。例如,加装高音喇叭可以实现分区定向广播,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

响应市民求助

机器人不仅是巡逻防控的工具,更成为市民体验科技的窗口。

深圳大运中心场馆外,家长带着孩子与机器人互动合影;校园安防机器人通过卡通形象吸引学生参与安全知识问答;商圈内向群众不停宣讲的反诈宣传机器人,成为网红打卡点。

“以前觉得警察的工作很严肃,现在机器人能互动,能响应市民的紧急求助,距离更近,感觉更亲切了。”市民李先生笑着说。

这种“科技向善”理念在赛事保障中尤为突出——针对一些特殊场景,警方调整机器人巡逻路线,既确保安全又不干扰运动员进出场;在开放式广场,负载高达200公斤的安防无人车成为警方的“移动装备库”,可快速投送各类警务装备;智能服务机器人集成红外热成像和火焰告警功能,对赛场实现24小时火情监测。

结合机动灵活的警用无人机,深圳公安构建了空地一体的立体防控网络,织密赛事安全网。

开展海上巡逻

作为十五运会的闭幕式场地,深圳宝安欢乐剧场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筹备工作。附近海面上,有一台蓝白相间的U形机器人在快速穿梭——这就是深圳宝安警方最新引入的水上海防巡逻机器人。

“我是宝安分局01号水上海防巡逻机器人,现正在开展海上巡逻执勤工作。走私偷渡不参与,遵纪守法我先行……”随着机器人的快速游走,海面上回荡着嘹亮的宣传声。

宝安分局海防与打击走私大队副大队长刘帅介绍说,该机器人针对宝安区海岸线长、水库较多等水域特点设计,可人工遥控或自动巡航。其搭载的警灯、扩音喇叭及高清摄像头,既能执行反走私、反偷渡巡逻任务,又能通过广播进行普法宣教。在水上救援场景中,机器人还可以深入传统船只难以抵达的狭窄浅滩,快速响应落水警情,缩短救援响应时间。

“相比于传统的船只救援,水上机器人能有效实现降本增效,机动性也更强。”刘帅表示。

如今,首批10套水上海防巡逻机器人已部署至宝安区沿海的10个派出所辖区,为大型赛事安保和日常海防工作提供科技支撑。(蒲晓磊 唐荣 李文茜)

文章来源:http://www.anfangnews.com/2025/1120/135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