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训基地正式启航,多链协同开启产才融合新篇章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训基地正式启航,多链协同开启产才融合新篇章
2025年11月14日,东莞滨海湾新区——初冬时节的滨海湾,伶仃洋畔涛声阵阵,交织着大湾区时代的宏伟足音。在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热土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训基地"揭牌仪式暨"2025年东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数字化人才培训(人工智能专题)"隆重启幕。

(图一:人工智能专题活动齐聚滨海湾,赋能智造新未来)
本次活动在《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东府〔2025〕1号)、《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支持东莞市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粤工信数字产业函〔2025〕12号)等系列政策指引下,依托国家级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消费终端方向)的战略平台,由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广东网联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并获滨海湾新区管委会鼎力支持。

(图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工程师赵志国,以及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东莞滨海湾新区管理委员会、广东网联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华南数字经济(广东)有限公司的代表共同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训基地揭牌)
东莞市及其滨海湾新区正以"人才链、创新链、算力链、数据链"四链深度融合的系统方法论,在这片开放包容、面向未来的热土上高标准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本次揭幕的实训基地,正是这一战略路径下的重要实践。活动现场汇聚了近200名智能终端领域的企业负责人与技术骨干,共同见证了这一推动东莞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在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携手谱写"智汇滨海湾,AI赢未来"的崭新篇章。
多链协同:从政策蓝图到实践底座
本次实训基地的启动,是东莞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才与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精准实践。基地将积极融入并协同构建以“四大核心链条”为支撑的产业发展闭环体系:
1、人才链精准引育:紧扣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提出的人工智能人才引育目标,基地聚焦"懂技术、熟工艺、能落地"的实战型人才培养。通过推行"高校导师+企业工程师"双导师制、链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资源,基地打通"学习-实训-上岗"的无缝衔接路径,并逐步为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评审提供支持。
2、创新链供需对接:基地围绕"AI+智能终端"与"AI+智能制造"两大方向,将OPPO、vivo、华为等龙头企业和智能终端领域中小企业的技术需求与高校科研资源对接,推动各类场景的创新应用与实训,包括但不限于工业质检、缺陷检测等真实场景转化为实训项目,促进大小模型协同创新与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3、算力链高效调度:深度融入和利用好东莞市"1+1+N"算力供给体系,高效对接OPPO全球算力中心、大湾区(滨海湾)智算中心等资源,指导企业与人才获取普惠算力服务,提供架构咨询和技术支持(含ITO)。
4、数据链价值释放:在数据要素层面,基地将积极探索工业数据资产化与价值化的可行路径,为企业接入“全国工业数据资产登记东莞节点”、实现数据资源的“首评估、首入表、首开放”提供平台对接与服务支撑。
滨海湾新区:政策先行与生态构建
作为省级人工智能新政的核心载体,滨海湾新区以"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为定位,通过精准政策与资源集聚夯实发展基础:
1、精准扶持与资金保障:新区依托"人工智能9条"等政策,对战略科学家团队项目最高支持3000万元,并配套算力券、模型券等资金工具。同时,统筹规模不少于50亿元的人工智能子基金群,为技术攻关与企业孵化提供耐心资本。
2、平台建设与场景开放:加快"灵犀岛"AI小镇、工业边端AI中试验证平台等载体建设,并开放首批32个AI+制造业应用场景机会清单,为人才提供技术验证与成果转化的实战舞台。
3、产学研生态链接:通过大湾区人工智能联盟、AIGC创新赛等平台,联动60余家机构与企业,构建了覆盖技术研发、产品制造、数据服务的产业生态圈。
未来展望:从链式协同到示范区赋能
本次实训基地的落地,标志着东莞在"多链协同推动产才融合"上迈出关键一步。未来,东莞将进一步:
1、强化人才链牵引作用:加快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卓越工程师创新中心建设,推广"X+人工智能"融合培养模式,并扩大人工智能领域技能人才认定规模,3年内培养培训技能人才不少于30000人次。
2、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围绕"8+8+4"重点产业链,推动制造业基础大模型、垂直领域大模型开发,到2027年打造不少于100个AI+先进制造示范场景。
3、提升算力数据链支撑能力:通过城市算力调度平台与工业模数空间建设,实现跨区域算力调度与高价值数据要素流通,赋能企业梯度跃升。

(图三: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的战略承载地)
通过"人才链、创新链、算力链、数据链"的紧密衔接,东莞滨海湾新区正加速向"广东创新发展试验区"与"全国应用赋能示范区" 的目标迈进,为大湾区构建世界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与生态动能。
责任编辑:赵智华
文章来源:http://www.anfangnews.com/2025/1118/13480.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