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兰州:以“文明”之笔绘迷人风采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兰州:以“文明”之笔绘迷人风采
市民在城关书房读书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助力城市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改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不断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诗篇。
1 明晰方向 强化顶层设计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
“城市建设水平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治理理念、市民素质,要坚持不懈抓下去。”
……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明晰了思路,成为做好这一工作的根本遵循。
2020年11月,兰州市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以后,市委市政府坚决克服自满情绪、松劲心态,以成功创建为新的起点,以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坚持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持续推进巩固深化文明城市各项工作。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兰州市2022年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实施方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创建工作全过程,坚持为民、惠民、利民的理念,以攻坚推动强省会行动为牵引,深入实施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十二项工程,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夯实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基础,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守正创新提质升级。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建立健全了市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创建工作领导责任制,组建市区两级创建办实体机构。全面推行市级领导包抓街道、市级部门包抓社区、县级干部包抓楼院的创建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全面实施创建点位长责任制,安排2600余名县区干部对点对标、专职负责,创建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
兰州市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方向愈发明晰、顶层设计日趋完善,推动指导各部门、各县区创建工作有的放矢、走深走实。
2 积极创建 助力城市发展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地深耕细作、久久为功。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经过多年精心打造和悉心培育,兰洽会已成功举办二十八届。今年7月,第二十八届兰洽会如期举办,这场经济盛会不仅发展成为西北地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投资贸易的重要平台,更是兰州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和集中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现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
近三届兰洽会累计签约项目1791个,签约金额9057.64亿元,落地项目1563个,项目落地率87.27%;累计到位资金3214.46亿元,资金到位率35.49%。引进三个500强企业在甘肃省投资项目60个,成为全省发展靠项目的重要抓手。
文明城市创建需要找准定位,抓好关键着力点。2020年4月中旬,兰州首个“智慧图书馆”——城关书房正式运营,市民仅需凭身份证或者“刷脸”,即可实现免费阅读、借阅图书等多项功能。
书房运行以来,市民李先生经常会去书房“刷书”。城关书房运营负责人沈小疆表示,从图书馆正式投入运营至今,城关书房举办文化活动14场次,完成图书借阅册1.2万次,到馆读者10万人次。城关书房的出现既活跃了基层文化氛围,又使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城市属于每位市民,创建文明城市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体市民的“大合唱”。
“过去,社区的工作就靠那十来个工作人员干,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女同志都当男同志用,力量有限。”张掖路街道山字石社区党委书记杨静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依托社工委平台,社区有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巾帼家美“岩阿姨”服务队、老班长警民志愿服务队……越来越多的党员、志愿者、居民、商户加入到了社区治理的大家庭里。
城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辖区的各站(所)尝试组织由党小组长、居民组长、网格长、入党积极分子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开展义务巡防、应急处置、矛盾调解,共同编织治安“放心网”。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找准自身优势特色,充分发挥群众力量,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让文明之光照亮城市、文明风尚浸润人心。
3 惠及民生 创造美好生活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从日常入手、从细节突破,紧紧围绕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区出入口整洁美观,新增车位、小游园,户外健身区域井井有条,改造后的活动中心功能日渐丰富……走进位于城关区雁南路的安居小区,舒适的居住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而在两年前,这里还是卫生脏乱差、停车不规范、供水矛盾尖锐的问题小区,不文明现象严重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
一切的改变都来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仅在城关区,现有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1459处(含“三供一业”改造小区),居民约21万户。经城关区政府常务会通过,对改造意愿强烈且符合改造条件的老旧小区实施改造。2020年,城关区老旧小区项目改造面积420万平方米,涉及232个小区,居民4.6万户,共分为4个项目实施,项目于2020年9月开工建设,2021年基本完成改造。2021年,城关区对临夏路街道、白银路街道、酒泉路街道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涉及309个小区,共分为7个项目实施,获益居民达3.3万户。
凡是改造后的老旧小区不仅加装了电梯,更换了大门,常年跑冒滴漏的水管变粗了,居民楼内外粉刷一新,小区还安装了路灯、监控、健身设施,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赢得了市民的点赞。
一个月300元,在兰州能租到什么样的房子?服务设施便利、居住空间实用的房子能租到吗?在兰州市区,这样的房源恐怕没有哪个房屋中介能找到。然而,城关区房产保障中心却可以“找”到,这正是惠民的公共租赁住房。
“我的房子两室一厅,51平方米,每间房都有窗户,一个月租金才308.7元,真不敢相信!”当承租人张红霞第一次走进新租的公租房时,自己也不敢置信。她所居住的惠安小区,距离地铁站不足500米,周边幼儿园、小学、商超、卫生服务站应有尽有。
近十年以来,我市新筹集建设公租房16274套,实物配租累计保障40731户,租赁补贴累计保障49134户,发放金额5.21亿元。截至目前,共筹集建设公租房37014套,30540套已配租使用。
4 面向未来 开创崭新局面
站在新起点、扬帆新征程。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文明典范城市建设的新期许、新要求,是兰州创建工作中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开创文明城市建设新局面,离不开精神的涵养。
近年来,兰州不断赓续红色精神、弘扬崇德向善风尚,让红色沃土开出更多文明之花。位于白塔山间的中共甘肃工委纪念馆、主城区的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纪念馆、位于兴隆山的张一悟纪念馆等红色场馆成了兰州红色故事的起源。
为百姓塑像、为好人立传,打造好人辈出的尚德之城,使广大市民见贤思齐,提升文明素养。近些年来,兰州市涌现出的张森、曲波、黄跃金、宋治国、师富贵、刘万胜、韩东、马娟文、王芳雄等101位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兰州好人”、新时代兰州好少年,他们的先进事迹不仅为人们竖起道德标杆,也为提升城市文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树立了榜样。
开创文明城市建设新局面,需要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兰州市全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构建“大数据+人工智能+文明创建”模式,利用智慧探头对全市实地测评点位进行实时监控。
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兰州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了政务服务从分散办到集中办、网上办的嬗变,助推政务服务从“一个事项跑一次”到“一件事情跑一次”,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不敢评”到“好差评”,全面优化政务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2022年,我市推动实现99%的事项“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率97.01%、平均跑动次数0.08次、即办件率50.14%。
除了政务服务,更多“智变”正在兰州发生。
2009年,城关区建成虚拟养老院。截至2022年,已有13.9万名老人“入住”虚拟养老院,约占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64%。虚拟养老院的运行,让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体验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四大领域150多项养老服务。科技赋能虚拟养老,减轻了财政的压力。没有一张床位,却入住13.9万老人,实现“云端陪伴”,智慧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标准化管理体系日臻完善。
在踏上“十四五”新征程之际,兰州市瞄准新目标,铺展新蓝图,翻篇归零再出发,奋力奔跑、永不停步,打造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地”。
责任编辑:赵龙
文章来源:http://www.anfangnews.com/2022/1016/1253.shtml